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进入11月,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接近尾声,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1日,已有86家光伏上市公司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作为近两年最为热门的能源电力细分领域,光伏产业在“双碳”国策之下,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各环节光伏企业尽享政策与市场红利,然而,面对国内光伏产业链阶段性供需错配、海外贸易壁垒、地缘冲突等突发因素,仍有部分企业经营受限,因此,财报业绩有喜有忧。
为更全面了解2022年前三季度各光伏上市公司业绩情况,北极星对86家光伏上市公司三季报核心数据进行梳理统计和分析,并根据各企业1-9月财报数据推出了七大榜单,包括总营收榜、净利润榜、销售毛利率榜、总资产榜、净投资榜、净融资榜、研发费用榜。
从七大榜单榜首来看:
(注:本文数据综合自各上市公司2022三季报、东方财富网,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络或评论区留言)
一、2022年1-9月总营收榜及增幅榜
统计显示,86家光伏企业营收总和9709.93亿元,其中78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占比90.7%;TOP10企业营收总和5698.79亿元,占比59%。
总营收超过百亿的光伏企业已达22家,产业链各环节龙头皆榜上有名,通威股份以1020.84亿元高居榜首,隆基绿能、特变电工分居第二、三名,分别为870.35亿元、645.42亿元。百亿营收储备军团(总营收50亿-100亿)也有12家之多,双良节能、京运通等近两年甚为活跃的光伏设备企业赫然在列。
钧达股份则以795.75%的同比增幅领跑营收增幅榜。“双碳”目标引领之下,光伏产业超高的发展预期吸引了超多“圈外”企业重资入局,钧达股份作为跨界一员,凭借光伏业务成功扭亏。尝到“甜头”的钧达股份决定完全转型光伏企业,在今年8月宣布剥离公司全部汽车业务资产,全资控股光伏企业上饶捷泰新能源,将公司主营业务由“汽车饰件业务+光伏电池业务”变更为“光伏电池业务”,正式踏上新征程。
二、2022年1-9月净利润榜及增幅榜
86家光伏企业净利润总和1103.9471亿元,其中63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占比73%;TOP10企业净利润总和776.47亿元,占比70%。
通威股份稳坐营收榜榜首的同时,还以217.3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盈利王”,净利增幅高达265.54%。大全能源、特变电工、隆基股份紧随其后,净利润均突破百亿关卡,分别为150.85亿元、110.56亿元、109.7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专业电池片企业爱旭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爆表”,相较于去年同期净利润大涨3133.6%。究其原因,2021年因上游硅料、硅片价格持续攀升,下游光伏组件出货不畅、电池片需求下降,电池片企业两头承压,业绩均不甚乐观;2022以来虽上游价格依旧攀高,但庞大装机规划提供了有力的需求支撑,电池片价格持续走高,企业盈利能力大增。爱旭股份就表示,利润增长的原因主要系销售规模扩大,售价上涨,转换效率提高,产能利用率提高,盈利能力提升。(注:因去年同期净利润为负数,所以其三季报中净利润变动比例实际填写为“不适用”)
三、2022年1-9月销售毛利率榜
销售毛利率是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公司产品的竞争力、获利潜力,以及该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销售毛利率越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可能越大。
在86家企业中,大全能源以73.98%的销售毛利润登顶销售毛利率榜榜首。“拥硅为王”时代,硅料价格持续攀升,硅料企业产销两旺、量利齐升,据北极星统计,年初至今,大全能源已签署85.81万吨多晶硅长单,总金额高达1875.94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大全能源实现总营收246.77亿元,同比增长197.15%,实现净利润150.85亿元,同比增长237.23%。
四、2022年1-9月总资产榜及增幅榜
86家光伏企业资产总和达21858.88亿元,其中81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占比94%;TOP10企业资产总和11721.8亿元,占比54%。
总资产达到千亿级企业共7家,特变电工以1524.43亿元领跑,隆基绿能、深圳能源、通威股份、粤电力A、晶科能源、正泰电源紧随其后。“千亿资产储备军”TCL中环、天合光能有望在今年年底迎头赶上。
观察增幅榜,2022年前三季度总资产增长最快的四家企业分别是双良节能、金博股份、大全能源、锦浪科技。榜单前15名总资产均在50%以上高速增长中,这足以看出这部分企业的野心与魄力。
五、2022年1-9月净投资榜
对外净投资规模是展现企业野心的又一指标。据统计,86家光伏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对外净投资总额超过1365.28亿元,通威股份、TCL中环、特变电工净投资额均在100亿元以上,三家总和高达411亿元,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六、2022年1-9月净融资榜
净融资方面,86家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共获得融资1151.1亿元。雄厚的资金是光伏企业巩固扩充自身产能、征战市场的重要力量,企业的融资规模大小更是其在资本市场号召力与影响力的直接体现。
86家企业中,融资规模达到百亿级的企业有四家,晶科能源以116.5亿元高居榜首,深圳能源、粤电力A、大全能源紧随其后,分别融资116.24亿元、111.06亿元、107.45亿元。
七、2022年1-9月研发费用榜及增幅榜
技术创新是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根基,更是光伏企业在残酷竞争中的立身之本。随着光伏行业迈进技术更新迭代期,光伏企业持续加码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费用。据统计,86家光伏企业研发费用总和超过257.09亿元,其中70家企业加大投入,占比81%;TOP10企业研发费用总和超过121.24亿元,占比47%。
TCL中环、蓝思科技、阳光电源、大族激光、粤电力A 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位居86家企企研发费用榜的前五位,分别为23.3亿元、18.4亿元、11.6亿元、11.2亿元、10.3亿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由天合光能供货、LodestoneEnergy建设的新西兰光伏园TeHerengaoTeRā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新西兰奥波蒂基区的怀卡托河沿岸,是天合光能和LodestoneEnergy合作的第三个农光互补项目,再度彰显天合光能坚定推动全球绿色能源发展的承诺。项目自2023年开始建设,得益于两家长期合作伙伴的紧密配合,
一季度,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交出亮眼成绩单:总发电量达25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单日最大发电量达到3.82亿千瓦时,均创历史新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其中,风电发电量达148.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光伏发电量达102.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数据增长的背后,是一线员工全力做好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4日,天洋新材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哲龙先生正在筹划协议转让其持有的公司部分或者全部股份等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鉴于该事项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2日起停牌。天洋新材表示,停牌期间,公司将根据上述事项
4月6日,协鑫科技发布公告称,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内,光伏材料业务分部之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约为人民币5.05亿元,公司颗粒硅平均对外含税售价约为36.15元/千克,其平均生产现金成本(含研发)约为27.07元/千克,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4月7日,光伏股票集体大跌,仅首航新能、中旗新材、湖南发展等十余家太阳能概念企业上涨。事实上,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金融市场迎来巨震,今早,美股期货开盘大跌,纳斯达克100指数一度跌超5%,标普500期货跌超4%;欧洲STOXX50指数期货跌超4%,DAX指数期货跌近5%,富时指数期货跌超4%;亚太市场方
近日,有投资者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向云南锗业提问:当前公司的锗晶片是否处于需求快速增长阶段,从需求端反馈过来的需求如何?4月7日,云南锗业回复表示,近年来,由于全球卫星特别是低轨通讯用商业卫星组网需求快速增长,对空间太阳能电池需求大幅增加,全球太阳能锗晶片的用量表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
近日,海源复材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赛维电力拟将其持有的3717.5万股股份转让给新余金紫欣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转让价格为9.42元/股,合计约3.5亿元,实控人将变更为刘洪超、丁立中、刘浩三人,公司股票自3月31日起复牌。令人唏嘘的是,仅五年的光景,原股东赛维电力便从当初力挽狂澜的“白
当春回大地、气温蹿升,深处“严寒”的光伏行业也正直面着久违的躁动,抢货、抢工期、抢并网#x2026;#x2026;然而这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似乎更像“最后的狂欢”,因为政策在催生抢装潮的同时,也在彻底颠覆以往的投资生态,回旋上游,2025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或许等来的不是期待中的穿越周期而是最为惨烈的
4月2日,江苏盐城市大丰生态环境局发布盐城大丰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2GW光伏组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示。根据公示文件,阿特斯在盐城大丰计划建设年产6GW光伏电池组件项目。项目分期建设,一期、二期产能均为3GW。其中,一期项目分两阶段建设(一期一阶段2.25GW、一期二阶段0.75GW),
近期,两家光伏上市公司接连“面值退市”。3月31日,东旭蓝天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公司因在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9.2.1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
4月2日,嘉寓控股股份公司(以下简称“*ST嘉寓”)发布关于控股股东被法院受理破产清算申请的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嘉寓新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寓集团”)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舞钢市诚硕商贸有限公司对嘉寓集团的破产清算申请
日前,上交所披露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艾罗能源”)的IPO首发上市事项,定于3月28日在上交所第18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上审议。据招股书显示,本次冲刺科创板IPO,该公司拟募资8.09亿元,主要用于储能电池及逆变器扩产、光储智慧能源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公开资料显示,艾罗能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农历新年钟声敲响的同时,光伏企业2021年度业绩预告也正值发布高峰期。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50家光伏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业绩预告。对于光伏企业而言,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一面是双碳目标带来的超高行业发展预期,一面则是由上下游产能错配带来的供需矛
光伏行业2019年上半年业绩出炉。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市场有54家光伏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发布了半年报,涵盖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从这54家光伏上市公司看,经历去年“531政策”后的业绩下滑,今年海外市场的旺盛需求正助力光伏企业业绩逐步回暖。同时,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累
2月最后三天,国内A股上市光伏企业(以下简称ldquo;企业rdquo;)正式发布了2017年度业绩快报。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除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太阳能等少数企业外,27家企业发布了业绩快报,其中超过九成的企业出现盈利,仅个别企业亏损。国内27家A股光伏企业2017年业绩快报一、营业收入2017年,多
截至12月2日,在中国A股太阳能发电板块上市公司2012年年度业绩预告发布已逾半数。这些业绩预告不尽如人意,但今年跌幅稍显比去年低一些。目前,A股太阳能发电板块共计79家上市公司,已发布2012年年度业绩预告的约为53家,而预计今年净利润增长的为24家,占已发布业绩预告公司总数的45%;预计出现净利润下滑的为29家,占总数的55%。而同样是这53家上市公司,其中却有33家于2011年实现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占53家公司的62.26%。虽然光伏类上市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并不喜人,但透过公告不难看出,管理层频频出台利好新政,还是给行业带来了不
4月3日,棒杰股份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2025年1月25日预计的业绩:预计净利润为负值修正后的业绩预告:公告对于业绩修正原因说明为,棒杰股份于2025年1月25日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时已考虑光伏板块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州棒杰”)长期资产减值事项,但随着年度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3月29日,凯盛新能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凯盛新能实现营业收入45.94亿元,同比下降30.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1亿元,同比下降254.52%;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6.42亿元,同比下降434.72%。凯盛新能表示,2024年对公司而言是困难与挑战交织的一年。受
3月26日,阿特斯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阿特斯集团(持股62.24%)(以下简称CSIQ)于北京时间2025年3月25日在美国披露了2024年第四季度、2024年全年业绩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2025年度经营展望等信息。根据公告,CSIQ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组件出货量在6.4至6.7吉瓦之间(考虑目前光伏产品市场价格因素,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3月22日,易成新能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易成新能实现营业收入34.22亿元,同比降幅为65.38%,实现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948.2%。易成新能称,公司营收减少的原因主要为出售平煤隆基股权及电池片产品销量减少,收入减少;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光伏行
3月18日,钧达股份公布2024年年报。年报数据显示,钧达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99.5亿元,同比下降46.7%;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元,同比下降172.47%。截至2024年底,钧达股份拥有44GW全N型电池产能。凭借N型产能结构及技术领先优势,2024年度公司实现电池产品出货33.74GW,同比增长12.62%;其N型电池
昔日光伏逆变器带头大哥如今陷入经营困境。日前,SMA公布了2024年未经审计的业绩数据,营收15.3亿欧元(16.5亿美元),较上一年下滑近20%;其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由2023年的3.11亿欧元跌至2024年的亏损1600万欧元,暴跌约105%;息税前利润(EBIT)同样大幅下降,从2.695亿欧元降至亏损9310万欧
2月27日,艾能聚发布了2024年业绩快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56亿元,同比下降54.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72.77万元,同比下降31.5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724.54万元,同比下降27.59%。艾能聚在报告中指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下降主要受到技术迭代、市场需求
2月27日,大全能源披露业绩快报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4.11亿元,同比下降54.62%;净利润亏损27.18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57.63亿元。公告表示,2024年国内多晶硅产业仍面临供需失衡的困境,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产品价格甚至跌破企业现金成本,致使行业整体陷入亏损状态。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承受
2月27日,阿特斯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根据披露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61亿元,同比下降10.03%;归母净利润22.91亿元,同比下降21.09%。影响经营业绩的因素,主要受光伏行业大环境影响,光伏组件价格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挤压了整个光伏行业的利润。但公司海外大型储能业务的爆发增长及利润贡献,
1月23日,拉普拉斯公布上市后的第一份业绩预告。2024年,拉普拉斯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0,000.00万元到77,000.00万元,同比增加70.39%到87.4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7,600.00万元到64,600.00万元,同比增加60.62%到80.13%。对于本期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
1月27日,凯盛新能发布公告称,2024年度净利润预计亏损4.89亿元—6.73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95亿元。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凯盛新能表示,受光伏产业链主要产品售价大幅下滑的影响,公司光伏玻璃毛利大幅下降。由于售价大幅下降,致使库存商品等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下降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