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月27日,浙江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贯彻执行《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环境保护、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5年底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
全文如下: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1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
为加快构建我省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举措。
一、总体要求
“十四五”期间,碳排放双控先行先试取得明显进展,碳排放预算管理编制探索取得积极成效,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持续提升,深入推进能源、工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力争碳排放强度下降。
“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配套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碳达峰后,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
二、扎实推进碳减排重点工作
(一)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光伏+”行动,有序推进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到2025年底,新增风电光伏装机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扣除原料用能和能耗单列项目用能)在24%左右;到2030年底,全省风电光伏、核电装机分别达到8000万千瓦、1800万千瓦。科学布局建设抽水蓄能项目,到2025年底、2030年底全省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分别不少于988万千瓦、2400万千瓦。(责任单位:省能源局,各市、县〔市、区〕政府。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以下均需各市、县〔市、区〕政府落实,不再列出)制定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二)扎实推进控煤减煤。合理控制发电供热用煤,持续推进煤电“三改联动”,到2025年底存量煤电机组完成节能降碳改造1500万千瓦以上。推动工业余热、清洁能源等替代煤炭供热,探索小型核反应堆供热。推动建材、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减煤,到2025年底3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淘汰。(责任单位:省能源局)
(三)推动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加快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深入实施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准引领行动,对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在规定时限内改造升级到能效基准水平以上,不能按期改造完毕的实行淘汰。到2025年底,炼油、乙烯、烧碱等25个领域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到2026年底,乙二醇、子午线轮胎等11个领域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
(四)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贯彻执行《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环境保护、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5年底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
(五)持续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深入推进“腾笼换鸟”,严格落实产能置换要求,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责任单位:省经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修订《浙江省节能审查办法》,制定“两高”项目管理目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责任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
三、建立健全碳排放双控制度
(六)完善碳排放相关规划制度。将碳排放强度降低指标纳入全省和各设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完善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七)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推进省市两级和部分碳排放总量较高的县(市、区)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构建碳排放测算分析模型,加强碳排放预算执行动态监测。到2025年底,省级和杭州市、湖州市率先完成碳排放预算管理试编制工作,其他设区市加快启动。“十五五”时期,科学确定碳排放预算总量以及分年度预算量,全面实行省市两级碳排放预算管理。(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八)建立地方碳排放目标评价制度。“十五五”时期,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和功能定位、产业和能源结构等因素,合理分解碳排放双控指标,压实地方及重点企业控排减排责任。(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九)加强行业和企业碳排放管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开展电力、石化等重点行业和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碳排放核算,建立数据共享和联合监管机制。(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统计局、省能源局)健全碳排放形势分析机制,对碳排放增长较快的行业领域进行形势预警,并视情采取新上项目从严把关、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从严管理等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实行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推动将碳排放管控要求纳入管理制度。探索实行重点碳排放单位碳排放预算管理。(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制定全省碳普惠减排交易管理办法,到2025年底建成运行全省碳普惠减排市场。(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
(十)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制度。制定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导则,在开展“一市一行业”先行探索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十五五”时期,探索开展重点行业新上项目碳排放等量、减量替代。(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
(十一)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足迹核算“通则+行业+产品”标准体系,到2025年底、2030年底分别制定标准20个左右、100个左右。推进省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到2025年底累计完成产品数据归集与碳足迹核算300个以上。加强绿色电力证书在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中的应用。(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深化“双碳”认证国家综合改革,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到2025年底、2030年底分别完成产品碳标识认证应用10个、50个。推动与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数据库、碳标识的互认共享。(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
(十二)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开展全省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统计核算,推动编制设区市能源平衡表或简易能源平衡表,建立设区市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支持地方开展碳排放进度监测。(责任单位:省统计局、省发展改革委)
(十三)加强碳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碳计量中心。(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计量审查。(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深化碳监测评估工作,建设覆盖全省、布局合理的碳排放立体监测网络,有序推进全省重点用能单位、重点碳排放单位能耗计量全覆盖。(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
四、组织实施
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要强化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督促落实。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细化落实,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加大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创新力度,做好财政金融等政策协同配合,加强宣传解读和教育培训,持续推进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构建各项重点任务。
本文件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15日,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文件提出,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氢能、新型储能、零碳负碳、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支持苏州、南京等城市积极争创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南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国家级产业集群,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企业,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绿色低碳导向的新产业
各有关单位: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自1986年创办,38年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关心指导和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已成功举办二十二届,累计2200
近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厅印发《进一步促进湖北省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文件提出,力争到2028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确保2030年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形成8大产业集群,2家千亿级龙头企业,30家百亿级、100家十亿级节能环保企业梯队,以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
中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和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办公室牵头组织,已经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三届,累计展商超过1500家,专业观众超过60000人,系列活动超80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持续打造“中国新能源和节能环
一、总体要求中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和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办公室牵头组织,已经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三届,累计展商超过1500家,专业观众超过60000人,系列活动超80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持续打造“中国新
展会预告【官宣】首届“2024湖北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链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国(武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产业国际博览会”将于2024年10月11-13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汉阳)盛大举行!由民革湖北省委会、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武汉大学、华中科
时间:2025年3月3-5日|地点: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同期举办:国际生物发酵展2025中国(山东)工业节能技术与装备博览会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山东节能协会联合主办:山东省水处理协会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学会协办单位: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联盟山东省轻工机械协会山东国鉴认证有限公司常州市
2020年9月,我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气候目标。双碳战略是我国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做出的坚定承诺,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正日益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引擎。“双碳”实践第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依托杭州市能源“双碳”数智平台,探索实施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重点碳排放单位预算管理,建立市县两级重点企业碳排放管控名单,继续实行重点用能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要求,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湖南省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等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培育绿色建筑等低碳产业新增长点。打好能耗双控收官战,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旨在工业企业和园区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持续提升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有效支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进绿色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能耗双控”收官之年。本篇报告延续了我们双碳专题研究历篇报告内容,旨在讨论和收集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过度后,碳排放控制的制度和流程。依据截止到2025年2月已发布的政策文件,梳理关于“碳排放双控”,碳排放体系建设,碳排放的核算、核查,碳
2月27日,浙江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文件提出,“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配套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全文如下: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光伏+”行动,有序推进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到2025年底,新增风电光伏装机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非化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8日,安徽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及责任分解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到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包括,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开展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大力推行绿色制造。严控新增“两高”项目,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实施农业节水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发展改革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二十届中央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黄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黄浦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3月27日,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开展交流座谈,双方深入交流深远海风电项目合作有关事宜,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海油工程执行副总裁张超,浙能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戴豪波,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建根出席会议。张超表示,海油工
近日,国家电投、中清能源、华东新华、浙江交投、青岛城投多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电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电投新能源”),前身是中央研究院的产业化全资子公司,负责实施国家电投“高效铜栅线晶体硅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量产技术开发”科研课题项目。项目团队不仅搭建了300
1、2月份期间,用电大省浙江频繁出现负电价的情况备受市场关注!1月27日更是出现了现货全天负电价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浙江负电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会对各市场主体收益产生什么影响?企业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有效规避收益风险?行业领先的电力交易运营服务企业#x2014;#x2014;国能日新,通过浙江省的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1-2月浙江省内发电量68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9%。分类型看,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45.88%,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6.15%,核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05%,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03%,太阳能同比增长61.95%。其中2月全社会发电量32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34%。2025年1-2月浙江省全社
文成,一座因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谥号而名垂青史的山城。过去几十年,数十万文成人走过国门,远赴他乡。文化交融、经济互通,让文成兼具山水名城的韵味和异域他乡的风情。2021年浙江启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来,这座坐落于浙西南群山中的小城,以山水为纸、绿电为墨,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共富传奇。当飞云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能源监管工作会议对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部署。浙江能源监管办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以更大担当和作为助力浙江能源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浙江能源监管工作取得新成效2024年,浙江能
3月24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启动电费智能核算百日攻坚行动,以光明电力大模型为核心,解决电费结算中主体多、人工审核压力大等问题。该公司将打造“人工智能+电费核算”智能核算体系,充分运用光明电力大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构建覆盖“数据采集-异常研判-智能处置-账单服务”全链
3月27日,贵州省能源局关于下达贵州省2025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项目总规摸412.5万千瓦,共45个项目;其中风电项目37个,规模为327.5万千瓦,光伏项目8个,规模85万千瓦。光伏项目见下:业主方面,华电所获规模最多,为116.5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规模为70万千瓦;浙江运达排名第二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和监管工作会议对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部署。浙江能源监管办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围绕一条主线、锚定两个目标、聚焦“四个监管”,以更大担当和作为助力浙江能源高质量发展,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
用电量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特点,其增速常常与经济增速走势一致。但近年全国用电量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增速6.8%;全国GDP1349084亿元,增速5.0%。同期,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6780亿千瓦时,增长9.5%;浙江GDP90131亿元,增速5.
近日,浙江省环保集团(台州)资源循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德锋,注册资本3亿元,经营范围包含:资源循环利用服务技术咨询;再生资源销售;金属材料销售;金属矿石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浙江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富春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值得注意的是,富春有限公司是浙江省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