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首页 > 储能 > 电动汽车 > 动力电池 > 企业 > 正文

广州“买下”电池龙头,全球前十!

2025-04-16 14:49 来源:电池工业网 作者: 李雷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

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科技的实际控制人。

连亏40亿的“超级大厂”

孚能科技是国内三元动力电池主要生产企业之一,2009年成立于江西赣州。可以说,孚能科技比宁德时代扎根三元锂电池领域的时间还要早。

在那个三元锂电池独占鳌头的时代,手握前沿技术的孚能科技拿到了“主角”的剧本。

2015年,孚能科技签下了第一个大客户——北汽新能源。

通过双方的合作,北汽新能源成为了全球首个将A0级车续航里程提升到300公里的车企,其当年开发的车型全部搭载孚能科技的三元软包高能量密度电池。

2018年,奔驰不顾争议,将7年的订单给了在江西赣州只有4GWh产能的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创始人王瑀更是自豪的表示:“据说孚能科技是当时唯一一家满足300Wh/Kg指标且通过奔驰所有测试的企业。”经此一役,孚能科技不仅成为奔驰电动化转型的战略伙伴,不久后更获得了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千万欧元的投资。

期间,孚能科技还被江铃新能源、广汽新能源及长城汽车指定为动力电池供应商,出货量和装机量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排名均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孚能科技的“高光”止步于此。

2020年上市后,被看做“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的孚能科技不仅没有实现起飞,反而业绩连年下滑。

据了解,上市后的4年时间里,公司累计亏损超40亿元,至今仍未越过盈亏平衡点。紧接着,公司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以及广州年产30GWh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双双宣布延期。

反映到资本面上,孚能科技去年全年股价累计下跌超28%。截至发稿,孚能科技报收12.50元/股,总市值为152.64亿元。

一手好牌,为什么打得稀烂?

首先,一直是技术激进派的王瑀,在面对市场转型时却突然“保守”了一回。

哪怕方形硬壳的封装形式占据主流市场,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备受青睐,但孚能科技仍旧主打三元软包电池。现阶段,在两次技术路线转换中丧失先决优势的孚能科技,也只能紧抓固态电池技术了。

其次,公司大客户北汽新能源的大规模召回更让是孚能科技“翻了车”。

2021年,因动力电池系统存在火风险,北汽新能源的两款车型被监管部门下令召回共计31963辆,资金与形象双双受损。当时孚能科技第一大客户北汽新能源、第二大客户长城汽车对其采购金额也大幅下降,戴姆勒也接连变得谨慎,采购量降低。

接连不断的变故令孚能科技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连王瑀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国内还是不太接地气。”

广州国资的“情有独钟”

即便面临种种挑战,广州国资对于孚能科技仍是情有独钟。

2022年11月,广州工控集团以及同为广州国资背景的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创兴新能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家公司合计斥资33.18亿元包揽了孚能科技的定增。

2023年8月,孚能科技公告,香港孚能及其一致行动人赣州孚创、实控人YU WANG、Keith D. Kepler和广州工控集团及其所控制的主体广州创兴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以转让孚能科技5%股份,总价约17.28亿元。

2023年12月,各方调整了收购方案,广州工控集团旗下的广州工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计划受让深圳安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所持有的孚能科技不超过2%的股权,再次筹划易主。

2025年1月,孚能科技公告,控股股东香港孚、赣州孚创、实际控制人YU WANG、Keith D. Kepler拟转让合计持有的孚能科技5%股份给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总价9.72亿元。

随着昨天股份协议转让过户登记的完成,广州国资苦苦筹谋多年的计划终于落地了。

从企业经营以及资本市场上的疲态来看,广州国资的入主对于孚能科技来说绝对是好事,关键要看它怎么好好利用这些资源。

据了解,广州国资家底十分雄厚。广州2023年召开的“高质量发展·看国企”新闻发布会透露,当年广州地方国企资产总额6.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A+H)累计37家,远超深圳、成都,跻身地市级(含副省级市)地方国资实力第一城之位。

其中,刚刚担任孚能科技控股股东的广州工控,更是带有很强的金融属性,是一家背景强大、身家丰厚的投融建管一体化运作的投资平台。

广州工控入主,无疑能为孚能科技解决企业管理和资金上的难题,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但后续整合效果以及能否快速扭转亏损局面,还需要长期观察。

总结

孚能科技被收购是地方国资围绕核心产业强链补链的选择。

在近些年“基金招商”路子不好走的情况下,比起自主孵化,收购一家颇有前景的上市公司或许更为快捷和稳妥。而通过收购孚能科技,能够让广州工控迅速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最核心的动力电池环节,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控制,实现双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