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4日,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关于印发湖州市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件提出,推进废旧新型基础设施循环利用。探索推进废旧充电桩逆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推广整机回收方式和二次开发技术。鼓励通信运营商和基站设备制造商自建回收体系,加强对废旧基站设备的有效回收。支持建设通信基站废旧设备资源整合中心,完善拆解、整合、检测流程,实现高值化利用。前瞻性布局废旧储能蓄电池回收利用网络,探索储能设施资源化利用路径。
原文如下:
湖州市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落实《湖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等文件要求,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提升废旧设备和消费品循环利用效率,助力我市高水平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全面加强废弃物回收管理
1.加强工业废弃物精细管理。强化工业固体废弃物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管理,推进综合利用上下游产业信息融合,全面推广一般工业固废电子转移联单制度。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
2.完善农业废弃物收集体系。建立健全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利用体系,推进整县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重点支持畜禽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以及检测相关设施设备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需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建成一批省级标准化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
3.强化废旧农资农机回收循环利用。持续优化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处理体系,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电子台账闭环管理试点,到2027年废旧农膜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95%以上。加快淘汰老旧或国二标准及以下柴油动力农业机械,到2027年累计淘汰400台套以上。加快高效低耗智能农机推广应用,加大对高耗能老旧农机装备报废更新支持力度。用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到2027年,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主要农业生产作业装备更新率达到60%以上。
4.推进社会源废弃物分类回收。支持生活垃圾收集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构建由回收站点、分拣集散中心等组成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和再生资源回收增量。以创建国家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为契机,探索建立园林绿化垃圾收运、处理、利用等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园林绿化垃圾规范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建立完善“互联网+回收”服务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增量。加强二手商品交易“线上平台+线下市场”建设,强化二手交易安全监管,完善个人信息和商品商标权保护落实机制。
5.推进废弃物回收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在遵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组织编制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并将其主要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置体系综合提升,推动新建和改造升级一批农村标准化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和农村资源化分拣中心。到2027年,累计建成11个再生资源集中分拣中心;城镇参照1000户居民设1个回收站点,新建居民小区要将其他生活垃圾投放设施与再生资源回收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每个区县至少建成1个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场所。
二、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
6.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培育一批规模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体,推进秸秆科学还田与高效离田利用。创新秸秆生物基质、生物燃料、养殖饲料等高值利用新技术,推广秸秆换肥(物)、“秸秆+”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协同治理等新模式。组织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行动,到2027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
7.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园区、企业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推动再生水等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加快国家级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国家级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等建设。到2027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1%以上。
8.加强废金属资源高效利用。优化整合短流程炼钢产能,提升钢铁生产废钢利用率,鼓励废铜、废铝等有色金属行业再生、冶炼与加工一体化发展。
9.促进废旧装备再制造。鼓励回收拆解企业与下游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共享机制。支持再制造企业与生产企业建立“点对点”合作模式,对具备条件的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文办设备、工具刃具、专用器具等设备实施再制造。鼓励产学研企合作,搭建再制造检测验证平台,培育再制造产品鉴定评估机构。
10.加强易腐垃圾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推动易腐垃圾肥料施用技术规范应用,提高易腐垃圾安全利用水平。探索与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置模式,促进易腐垃圾能源化。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共建共享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到2027年,易腐垃圾收集清运占比达到32%。
11.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无废工厂”“无废集团”“无废工业园区”,推动企业内、园区内、产业间资源高效配置。加强农牧对接,稳定生态消纳地面积,总结推广“稻鱼共生”“鱼菜共生”等一批生态循环模式和新型农作制度。
三、加强重点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
12.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先行探索将缺失电池的报废新能源汽车认定为车辆缺失,回收拆解企业不得出具回收证明,提高规范化回收水平。鼓励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销售网点等主动提供回收服务。推进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规范化建设,鼓励企业加大对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自愿性认证,鼓励检测认证机构为梯次利用产品认证提供技术支持。
13.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梯次利用。引导风电、光伏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以轻量化、易拆解、易运输、易回收为目标,开展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创建。推进发电企业完善退役风电、光伏设备报废管理制度,提升报废资产处置效率。鼓励风电、光伏设备制造企业主动提供回收服务。支持发展退役新能源设备拆除、运输、回收、拆解、利用“一站式”服务模式。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建设退役新能源设备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区。
14.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循环利用。提升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能力,优化拆解企业布局。加快培育专业化的服务器拆解企业,明确数据中心、回收企业、拆解企业和第三方机构责任范围,疏通数据中心到拆解企业的回收链条。
15.推进废旧新型基础设施循环利用。探索推进废旧充电桩逆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推广整机回收方式和二次开发技术。鼓励通信运营商和基站设备制造商自建回收体系,加强对废旧基站设备的有效回收。支持建设通信基站废旧设备资源整合中心,完善拆解、整合、检测流程,实现高值化利用。前瞻性布局废旧储能蓄电池回收利用网络,探索储能设施资源化利用路径。
16.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科学合理布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培育一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标杆企业,实现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分类处理。深化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制度。加快推进建筑垃圾精细化分类分质利用,健全完善与产生量相匹配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机制。鼓励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利用推广,推动建立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最低使用比例披露机制。到2027年,实现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17.加强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循环利用。推动制定低价值再生资源目录,发布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指南,推广低值可回收物循环利用模式,推进废纸、废玻璃、废旧纺织品等低值可回收物循环利用。推广外卖塑料“零废弃”模式,在高校、商圈、写字楼等探索低值可回收物循环利用模式。
四、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18.打造一批资源循环利用示范载体。深化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到2027年力争实施30个、总投资超1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争创国家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城市和典型企业。
19.培育区域特色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引导各地根据本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废弃物特点等情况,优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布局。加快推动废旧动力电池、退役光伏、废旧纺织品等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20.培育行业骨干企业。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处置利用企业通过控股、参股、吸收、合并等方式,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支持各地培育再生资源回收骨干企业,支持采取收购、加盟、租赁等方式,对社会回收站点和个体经营者进行规范整合。
21.加强行业监管。持续优化“铅蛋”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平台、生活垃圾数字监管平台等固体废物协同治理数智化管理体系。严格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资质认定管理,组织开展回收拆解行为定期检查和评估。对废旧动力电池、报废机动车、废弃电器电子等重点领域“作坊式”回收拆解开展联合专项检查,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五、强化政策保障
22.完善资金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省级专项资金等,支持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既有政策、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统筹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推动再制造产业培育和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优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产业链税收减免政策,积极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减税政策,确保应退尽退。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债券、保险等工具,加大对固废污染防治协同控制等减污降碳协同领域的支持。发挥转型金融改革省级试点先行优势,支持资源低碳化循环利用等转型活动。
23.完善用地保障机制。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转贮存及再生资源回收设施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范围,优先保障用地需求,符合划拨条件的采用划拨方式供地。对于达不到相关公共基础设施配建要求的地区,应创造条件保障合理空间需求,推动项目妥善选址落位。
24.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将废弃物循环利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纳入市级重大科技项目支持范围,探索开展“揭榜挂帅”“择优委托”等机制开展重大项目攻关。提升市级以上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质效,推进中试基地建设。支持废弃物循环利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和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合作,谋划布局重大科技项目。
25.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标准化体系。积极推进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制定实施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规范、资源综合利用规程等相关标准,全力承接省级标准化重点项目“碳效码”应用建设,推进能源计量管理。大力开展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标准体系,开展相关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积极争取相关国家标准立项。研究制定风电和光伏设备绿色设计、综合利用、零部件回收利用等标准规范。
26.完善再生材料推广应用机制。组织开展再生材料绿色产品认证,对经认证的再生材料和产品优先纳入政府绿色采购范围。推进废旧纺织品、废旧动力电池和铅酸蓄电池等再生产品碳足迹核算、碳标识认证,培育一批“双碳”认证企业。鼓励将再生材料应用情况纳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范围。
六、组织实施
27.加强组织领导。市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市级部门协作机制,细化目标任务,组织协调各类规划衔接、项目要素保障、财税金融政策等。有关市级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抓好重点任务落实,明确各项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
28.抓好宣传引导。利用全国生态日、全国低碳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重要宣传契机,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大力传播资源循环利用理念,营造全民共同参与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格局。强化公众参与,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文化创意活动。及时总结一批废弃物循环利用典型案例,加强社会推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0日上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出货量八大榜单。双登股份再获行业认可,荣登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2024年度全球市场基站/数据中心电池出货量榜首。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全力迈向碳中和的新纪元,“连接与算力”是发展的主旋律。数据中心、算力中心作为算力革命的核心载体,
锂电产业“出海”这次立功了!特朗普宣布“90天的关税暂停”其实就是怂了!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已经加到了104%,而锂电池产品的关税增长更是达到了130%以上,但是,依然没有压垮产业信心。相反,真正绷不住的反而是美国自己。4月9日,特朗普表示“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或地区实施90天的关税暂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池制浆系统市场规模(按营收口径统计)约为47亿元,同比下降超过15%。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2024年锂电池行业整体扩产节奏放缓。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预计到2027年,中国锂电制浆系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亿元。主要
4月3日,宁德时代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换电技术研发、政策储备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及场景化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换电服务等方面成效明显。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全球瞩目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于4月10日在北京盛大开幕。作为融捷集团旗下新能源事业板块的核心企业,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多款明星产品重磅亮相,涵盖52Ah至630Ah全容量电芯矩阵、314Ah-1P104S电池PACK、261kWh工商业储能柜及5MWh液冷储能电池
近日,思格新能源旗下光储充一体机SigenStor完成澳洲首个CCS2标准车型车网互动技术(V2G,Vehicle-to-Grid)的商用部署。此次商业部署由思格新能源携手澳大利亚国有电力基础设施开发商EssentialEnergy、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及澳洲电动车分销商AUSEV共同完成。CSIRO项目负责人SamBeh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日,湖北省秭归县政府与深圳市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秭归县源网荷储产一体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深圳市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与武汉威迈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签订《绿色智能船舶动力电池系统合作协议》。据了解,深圳市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在2025年至20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天合储能(展位号:A4-A313)全球首发Elementa金刚3基于大容量电芯的技术平台,通过能效、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打造“不可能三角”,从电芯到Pack到整舱全面的安全升级,以更安全可靠的系统、更清晰的收益、更灵活的
4月10日,全球领先的智能电池科技企业远景动力(AESC)亮相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系统化展示300+Ah、500+Ah、700+Ah大容量储能电芯产品,全面引领“交易时代储能电芯”技术升级。本次展会,远景动力发布530Ah储能电芯,实现“单颗电芯超1.6度电”,循环寿命12000次,能量效率高达
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南都电源全新发布CenterLUltra6.25MWh交直流一体液冷储能系统,再次展示了南都电源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实力。南都CenterLUltra6.25MWh储能系统以自研自产的783Ah超大储能电池和“交直流一体化”设计,在标准20尺集装箱内实现6.25MWh的容量,适用于2至8小时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0日,四川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孜州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发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文件提出,加快多元化试点示范应用。立足我州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探索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设施,积极发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会上,鹏程无限携手战略合作伙伴时代天源,正式发布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储蔚Powerlink交直流一体舱。储蔚Powerlink交直流一体舱以“高性能、长寿命、高集成、易运维”为核心理念,通过采用314Ah电芯104S长箱方案、四级联动消防系统
4月10日上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出货量八大榜单。双登股份再获行业认可,荣登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2024年度全球市场基站/数据中心电池出货量榜首。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全力迈向碳中和的新纪元,“连接与算力”是发展的主旋律。数据中心、算力中心作为算力革命的核心载体,
2025年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顺义新国展二期盛大开幕。海信智慧能源产业集群以全场景技术协同为核心定位,聚焦源网荷储全链路创新,致力于构建覆盖能源生产、传输、存储与消费的零碳生态。旗下核心企业科林电气与海信网络能源联合参展,以智汇未来,构网新生为主题
2025年4月10-12日,中创新航携多款重磅储能产品技术成果亮相2025ESIE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展会现场,中创新航副总裁王小强正式宣布392Ah储能电芯及其配套6.25MWh液冷集装箱系统产品全球首发量产下线。现场还同时展出了314Gen2.0超长循环储能电芯、640Ah大容量储能电芯,全方位展示高可靠、高安全、高
4月10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上,金风科技全资子公司金风零碳隆重发布全新一代定制化刀片电芯储能系统GoldStack4.0。该产品应用金风零碳首款定制开发的储能电芯,采用创新叠片工艺,充分集成金风零碳在能源管理方面的技术优势,支撑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的储能解决方案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日,湖北省秭归县政府与深圳市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秭归县源网荷储产一体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深圳市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与武汉威迈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签订《绿色智能船舶动力电池系统合作协议》。据了解,深圳市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在2025年至20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天合储能(展位号:A4-A313)全球首发Elementa金刚3基于大容量电芯的技术平台,通过能效、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打造“不可能三角”,从电芯到Pack到整舱全面的安全升级,以更安全可靠的系统、更清晰的收益、更灵活的
2025年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ESIE2025)上,宁德时代发布智慧储能管理平台——“天恒智储”,为储能站客户带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能化运维与运营解决方案,从安全、效率到收益全链条护航储能资产全生命周期价值。在政策引领和市场效益的双重驱动下,储能行业正在从“规模扩张
4月7日,三峡集团旗下两大上市公司高层联动,82年生的三峡能源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龙,调往湖北能源任党委书记,并推荐为董事长人选。此番履新,张龙从三峡集团的新能源战略实施主体三峡能源,跨越到综合能源发展平台湖北能源,也标志着他从单一新能源领域的深耕转向综合能源平台的全面统筹。这一角
4月9日,华中地区首个超级电容耦合火电调频项目,华能武汉调频储能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电站由华能阳逻电厂与西安热工研究院联合研发,建设14兆瓦磷酸铁锂电池+6兆瓦超级电容混合储能调频系统,通过耦合2台64万千瓦高效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以“机组+储能”联合调节模式参与电网调频。电站可以充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关于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积极谋划园区绿色供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市场化项目;结合增量配电网政策基础,探索在多伦县、正镶白旗等地区谋划增量配电网项目。
4月11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7日-4月11日)。政策篇国家能源局:重点监管2024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沙戈荒”基地建设等情况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0日,四川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孜州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发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文件提出,加快多元化试点示范应用。立足我州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探索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设施,积极发
伴随大型储能项目对系统性能要求的提升,以314Ah规格为主的大容量电芯凭借度电成本更低、BMS管理精度更高、装配简化程度高等显著优势正加速成为市场主流,电芯市场竞争已正式迈入追求“更高技术标准、更长储能时长、更严格的安全保障”2.0竞速时代。电芯技术跨入高效能竞争期据InfoLinkConsulting最新
4月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强优势产业标准建设。落实光伏、锂电池等产业标准体系,加快先进光伏、新型储能、高性能锂电池等重点产品分级分类标准制修订,加强智能光伏、锂电池回收利用、显示模块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技术标准攻关,以高标准带动关键材
4月7日上午,辰致安奇(重庆)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产能建设项目(一期)开工仪式在重庆潼南高新区举行。项目总规划建成7万吨电池破碎打粉,7万吨湿法再生,2.1GWH电池梯次利用年处理能力,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项目交付竣工验收,2026年3月投产。项目采用智能化、数字化工艺,发挥公司优势建设“绿色环保智
4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5〕116号)。其中明确,强化重点领域标准工作顶层设计,扎实推进《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建立健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智慧家庭、全固态电池、汽车碳足迹等标准体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美国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StrytenEnergy宣布将其在美国的电池产能扩大到24GWh,该公司将增加美国11家电池组件工厂的产量,这些工厂为军事和电网侧储能市场生产电池。“StrytenEnergy致力于扩大其国内储能容量,以满足我们在美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的需求,”StrytenEnergy总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西省发改委下达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涉及91个电力能源项目,整理如下:一、建成投产项目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兆瓦二期扩建工程风电、光伏项目(9项)三峡新能源万安弹前01.03风电项目江西省彭泽县棉船风电项目时代绿能奉新县赤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中固时代(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固态电池领域的创新先锋,正式加入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截至目前,联合体成员单位已扩至21家,并收到多家企业的加盟申请。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由科力远联合储能领域的代表性央国企、上市公司、高校和金融与服务平台发起成立,20家创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日,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公告,定于4月11日上午9时召开2025年第3次审议会议,审议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据岷山环能招股书(上会稿),该公司拟发行股份不超过7000万股或不超过8050万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募集资金2.95亿元,用于用户侧电化学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8日,比亚迪旗下全资子公司西咸新区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以约3.75亿元的价格,竞得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周陵片区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西咸新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显示,该地块土地面积约80.7万平方米(约1210.5亩),含原宝能汽车用地。公开消息显示,原宝能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