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装机数据双双飘红,装机量同比增长20.1%至38.8GWh,多项锂电材料价格也迎来反弹,锂电需求端拐点似乎已然明确。年初之际,市场普遍展望全年,锂电需求是否已进入上行周期?
要解答这一问题,不妨从两个维度切入。
量化层面,市场机构对锂电行业未来市场规模和增速均给出乐观预测。GGII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储能电池出货规模预计分别超过2000GWh、近700GWh和1400GWh。
新兴应用领域,如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以及“智能化驱动的应用场景”,到2030年也将带来超过百GWh的需求,到2050年更将超过10TWh。增速方面,商用车和储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增长速度预计将超越乘用车。
技术层面,根据欧阳明高院士最新给出的电池技术发展路线图,2025-2027年将推进400Wh/kg全固态电池发展,2030年前锂电池能量密度则有望迭代至500Wh/kg。
如此表明,未来的锂电池发展将由需求和技术双轮驱动。
回顾2024年,市场对于需求的探究目光,更多聚焦于增程、插混等新能源乘用车细分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而放眼2025年,提前卡位多元市场增量的战役已悄然打响。商用车、储能、低空飞行器(包括eVTOL和无人机)、乃至包括人形机器人等“智能化驱动的应用场景”,无一不是来势汹汹。它们带来的不仅是市场规模的增长,更是单位价值量的显著提升。
例如,正力新能在招股书中披露,航空应用电池在小批量样品供货阶段的单瓦时平均售价已超过10元。海目星近期也透露,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初期,公司相关设备业务毛利率高于传统技术约10个百分点。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上,锂电需求已进入前所未有的维度,呈现全面喷发之势。虽然难以精确追溯这一转变的起始,但当下每一个市场动态、每一笔订单斩获,都在共同推动这一趋势的深化。锂电产业企业格局也不可能不被撬动,电池企业亟需审视自身定位,方能在这场变革中站稳脚跟.
变动一,储能市场转向速度与质量并重。
储能是接下来增速最快的锂电应用领域。2025年初,储能领域连续迎来两份重磅国家级文件:《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和《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政策层面积极引导,预示着储能市场即将迎来发展提速与质量跃升并重的阶段。
“通知”明确新能源发电量无差别入市,并取消强制配储,为市场自由竞争奠定基调。“行动方案”则鼓励发展多元化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强化颠覆性技术创新,涵盖钠电池、固态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政策信号清晰地指向技术创新,以此作为优质电池产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这意味着,储能领域将迎来“良币驱逐劣币”的结构性调整。在装机规模爆发式增长、行业发展尚处早期但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政策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市场趋势层面,储能应用场景正加速向数据中心配套电池等领域拓展。同时,系统集成商也在积极开发多元化的电芯供应选择。
储能电池大型化趋势将进一步深化。更大容量电池不仅抬高行业门槛,引导优质产能发展,也使得200-300Ah电芯成为当前行业标配,为商用车电动化以及“商储共用”策略奠定了产品基础。
变动二,商用车市场将进一步由新能源、智能化、出海共同驱动。
新能源商用车在过去一年是销量增速最快的汽车品类,并已显著影响动力电池装机结构。
1月最新装机数据显示,商用车在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结构中占比已提升至16.3%,与PHEV乘用车渗透率几乎持平。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电池企业均呈现出商用车配套车型数量超过乘用车的趋势。
其中,亿纬锂能凭借“商储共用”策略,在储能和商用车两大市场渗透率迅速攀升,已跃居行业第二梯队。
2025年1月动力电池装机还有一个显著变化,即与2024年1月榜单相比,TOP15企业新增了楚能、耀宁和红象(三一重工),其中楚能、红象均重点布局商用车电池配套。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TOP15榜单中,远航锦鲤也凭借以324Ah“车储共用”电芯为核心的产品成功跻身榜单。
展望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在国内市场将进一步向细分场景渗透,并加速拓展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比亚迪电动重卡、纯电动大巴已在海外市场展现强劲攻势。
与此同时,智能化发展将推动商用车市场高端化突破。宇通、三一等企业相继推出L4级自动驾驶电动重卡,一汽解放JH6高端重卡搭载智能驾驶系统进入澳大利亚市场。
新能源、智能化、出海三轮驱动,将进一步提升商用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规模和单位价值量。
变动三,低空领域飞行器进入订单加速交付阶段。
在新兴应用领域中,低空经济飞行器是热度最高、技术创新性最强的赛道。eVTOL和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已成为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等前沿电池技术的“提前锁定”的应用场景。
2025年,低空经济将进入批量示范阶段,适航取证与订单交付同步推进,在拉动动力电池出货的同时,也将提升市场对电池质量和性能的关注度。
宁德时代战略投资的峰飞航空是观察低空经济与锂电产业协同发展的典型样本。2025年初,峰飞航空获得12架大型eVTOL航空器订单,并公开了其未来发展规划,为低空经济的实际推进提供了参考。
根据规划,2025-2026年,峰飞航空将完成载物eVTOL的商业化交付,以及载人eVTOL盛世龙的适航取证和商业化运营,并致力于培育“从城际到城内”的低空交通接驳应用场景。峰飞航空还计划在长三角、珠三角和西部地区的部分标志性场景和航线进行货运常态化运营,为2026-2028年的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应急消防领域,峰飞航空也将按计划交付航空器,并在森林消防场景进行训练和执行任务。
不仅是峰飞航空,沃飞长空、沃兰特等国内低空头部企业的部分eVTOL也计划在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
亿航智能已获得型号合格证(TC)和生产许可证(PC),有望在2025年获得运营合格证(OC),这意味着亿航智能EH216-S将于2025年在观光/运输领域实现商业运营,并可加速向其他客户交付和订单。
基于以上进展,高盛近期将亿航智能2025-2027年度盈利预测分别上调了1%、6%和9%。
2025年起,随着eVTOL陆续取得适航认证,头部企业将率先开启低空示范线路试运营,低空经济发展将进入市场铺垫阶段。当头部企业探索成功、基础设施和空域管理逐步完善后,2028-2030年,低空产业还将带动更大市场空间。
变动四,AI驱动传统领域“扩容”,引导锂电价值回归。
宁德时代在赴港IPO招股书中首次提及“智能化驱动的应用场景”,而AI的价值释放并非一蹴而就,首先推动将传统应用领域的升级变革。如本周特斯拉发布Grok3大模型,便是先融入FSD自动驾驶方案,接下来基于大模型迭代,才拓展机器人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
在消费电子领域,AI有望开启手机、PC、智能穿戴设备等品类的新一轮换机周期。
与此同时,AI带动的消费复苏将加速硅碳负极、层状氧化物正极等新型材料体系的验证和落地。正如宁德时代所言,材料体系创新是新能源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电动汽车领域,无论乘用车还是商用车市场,AI和大模型推动自动驾驶加速落地,全球汽车产业将由AI革命推向其必要前提——电动化。
变动五,AI、机器人深度融合,通用场景泛化趋势待发。
人形机器人前景广阔,但当前应用场景选择尚未明朗。
短期内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工业领域仍存争议。从性价比角度看,工业机械臂和AGV小车在成本和效率上可能更具优势。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作为AI的载体,其优势在于“大脑”而非“四肢”。有观点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将走向服务类或家庭消费类C端市场。应用场景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向封闭场景的转化,或将驱动安全性成为人形机器人配套电池的关键考量因素。
总结与展望
乘用车动力电池之外的应用市场,已经为锂电产业竞争格局带来新的机遇。
亿纬锂能在储能、商用车领域迅速崛起,跃升至行业第二梯队,叠加近期消费电池海外产能加速释放,形成消费、动力、储能三线并进的强劲势头。欣旺达则有望凭借行业周期上行,在消费电池领域获得价值增量,并依托稳固的业务基石,更稳健地向动储领域转型扩张。
然而,传统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对电池企业边际效益的影响终将越来越小。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
5C、6C快充电池已不足为奇,关键在于采用了何种技术?是铁锂快充、固态快充,还是大圆柱快充?同样重要的是,电池将应用于哪些场景?商用车、eVTOL等新兴应用领域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价值。
更何况传统锂电产业面前,固态电池这一全新产业正蓄势待发,试图将产业驱动力由需求转向技术。这既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也与AI产业发展路径异曲同工——先由大模型技术和算力发展驱动,然后才到算法与AI应用落地。
由此来看,电池企业能否借力多元、全面的市场需求来打开增量,最终仍将回归到技术发展。技术护城河的构建,才是企业在未来竞争格局中站稳脚跟的根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26日凌晨2时许,浙江省温州市海经区一厂房5楼车间突发火情。监控画面显示,5楼车间内一个正在充电的锂电池发生爆炸,火光四溅,冒出滚滚浓烟。工厂员工在对面宿舍楼发现车间冒烟立即拨打119报警事故发生后消防喷淋系统及时启动第一时间阻止了火势蔓延消防救援人员到场时现场已无明火据了解现场为锂
作者:叶锦昊1,侯军辉2,张正国1,3,凌子夜1,3,方晓明1,3,黄思林2,肖质文2nbsp;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3.广东省热能高效储存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用:叶锦昊,侯军辉,张正国,等.100Ah磷酸铁锂软包电池的热失控特性及产气行为[J].储能科
近日,日本大型电池企业麦克赛尔株式会社(Maxell)宣布,将解散旗下一家中国子公司——无锡麦克赛尔能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无锡麦克赛尔)。资料显示,麦克赛尔成立于1961年,1964年成为日立集团成员,以研发和生产高科技数据媒体、视听设备及能源产品著称。无锡麦克赛尔成立于1996年,是麦克赛尔在
3月28日上午,2025年“投资北京”大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办。会上,北京星川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星川”)超高倍率锂离子电池项目签约落地北京经开区(北京亦庄)。该项目预计将于明年6月开始量产。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在大会上作推介。“北京星川超高倍率锂离子电池项目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珠海冠宇发布关于核心技术人员调整的公告,其中显示新增认定赵伟先生、钟季先生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原核心技术人员邹啸天先生因个人原因离职,公司不再认定其为核心技术人员。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团队共有研发人员363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79%。
作者:梁毅韦韬殷广达黄德权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引用:梁毅,韦韬,殷广达,等.亲锂Ag-3D-Cu电极的设计及电化学性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15-524.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58本文亮点:通过在泡沫铜表面化学镀银的方式制备具有亲锂性的Ag-3D-Cu集流体。(1)银粒
船舶电池需求升级。由于缺乏新的强预期引导,投资者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具备扎实基本面支撑的领域。在此背景下,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其在传统应用场景电动化进程中的价值提升潜力,正重获市场关注。其中,船舶电动化因其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对大容量电池的显著需求,正成为新的焦点。船舶电动化被视为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道氏技术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传统的液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通常在200—300Wh/kg左右,固态电池理论上的能量密度可达400—600Wh/kg,甚至更高,能够显著提高传统电池的能量密度。具体电池产品的能量密度,取决于客户的工艺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全球化,再次得到了我国高层和全球主流车企的坚定支持。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据了解,作为中国高规格的对外经济交往、中外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今年的年会除中国以外,共有21个国家的86位跨国企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1日,刚果(金)政府发言人帕特里克·姆亚雅(PatrickMuyaya)表示,鉴于2月实施的钴出口禁令已推动钴价反弹超过50%,该国可能会延长为期四个月的出口限制,以进一步稳定市场。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其钴产量约占全球供应的78%以上。上月,刚果(金)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不断下降,电动船舶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超千亿元的锂电应用新蓝海正在向行业招手。近期,不断有电动船舶新建、下水的消息。3月15日,国内首艘纯电海上旅游客船“屿见77”在福建下水,该船也是国内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的纯电海上客船。该船采用纯电池动力系统,预计年内投
当地时间4月2日-3日,2025年伦敦太阳能及储能展(SolarStorageLiveLondon2025)在伦敦ExCeL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楚能新能源携储能矩阵产品亮相,凭借第四代电池技术迭代与系统级创新,赢得客户一致高度评价。展会上,楚能重点展示了全新一代472Ah电池、longπ314Ah电池、聚能π314Ah电池及CORNEXM6等创新
作者:叶锦昊1,侯军辉2,张正国1,3,凌子夜1,3,方晓明1,3,黄思林2,肖质文2nbsp;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3.广东省热能高效储存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用:叶锦昊,侯军辉,张正国,等.100Ah磷酸铁锂软包电池的热失控特性及产气行为[J].储能科
3月28日,楚能新能源重磅发布第四代储能专用大容量472Ah电池。此次发布的472Ah电池循环寿命可延长至15000次,35℃高温环境下循环不打折,能完美覆盖多种应用场景。在量产进度上,楚能472Ah电池可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及原材料供应链体系,为大规模快速量产提供了有力支撑,预计4月25日开启全球送样,6月3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2024年度钠电材料已实现百吨级出货,下游市场应用场景包括两轮、三轮等小型电动车型、低速四轮车、增混电池、超低温环境储能等需求。公司现有磷酸铁锂产线可以和钠电材料生产匹配,现有钠电产能能够满足当前市场订单。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呈现出如下特点: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触底回升;2)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快速起量;2)在正极材料中占比进一步扩大。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价格开始回升。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低于4万元/吨,部分低端产
3月28日上午,2025年“投资北京”大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办。会上,北京星川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星川”)超高倍率锂离子电池项目签约落地北京经开区(北京亦庄)。该项目预计将于明年6月开始量产。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在大会上作推介。“北京星川超高倍率锂离子电池项目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提问。对于公司电解液市场后续规划,新宙邦回答:公司核心业务之一为电池化学品,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如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一次锂电池化学品、钠离子
2025年3月31日,在“2025榆林—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交流座谈会”深圳主会场,中钠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定边中钠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榆林市政府、产业链合作伙伴正式签署协议,启动总投资9.7亿元的“500MW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制造项目。项目规划建设年产500MWh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及年产5000吨PPH储罐配
近期,储能安全与质量问题再度成为行业焦点。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低价竞标、假冒伪劣(性能虚标)、虚假宣传、服务乱象等问题接连出现,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这其中行业既存在“无知”的问题——对电池及电化学储能的安全研究不够,防范方法缺失;又存在“知而不行”的问题,有的存侥幸心理,有的是从成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晚间,龙净环保发布《2024年年度股东会提示性公告暨会议资料》,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19亿元;利润总额9.76亿元,同比增长49.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3.15%。经营性现金流21.77亿元,同比增长27.58%。其中新能源业务加速突破,取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晚间,比亚迪公布2025年3月产销快报,3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74万辆,同比增长24.76%;本年累计销量为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2025年3月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72723辆。2025年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0.347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
3月31日,蜂巢能源在遂宁基地顺利下线第120万套电池包,其中越野电池下线累计超28万套。继今年1月8日达成百万套里程碑后,蜂巢能源不到三个月便完成20万套产能跨越,全力展现蜂巢速度。开年以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量的持续增长,蜂巢能源依托产研效能提升与智能制造,实现产能加速释放,充分展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宁德时代提问:3月29日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汽车是不是用的公司的电池?对此,宁德时代回复称:不是我们的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晚间,比亚迪公布2025年3月产销快报,3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74万辆,同比增长24.76%;本年累计销量为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2025年3月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72723辆。2025年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0.347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
在近期举行的2025年欧洲储能峰会上,调研机构WoodMackenzie公司分析师KevinShang和AnnaDarmani接受了行业媒体采访,深入剖析了欧洲电池行业市场格局。FreyrBattery公司计划在挪威莫伊拉纳建设电池生产工厂他们探讨了电池供应链持续变化以及欧洲客户对储能电池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日益严格的要求。讨论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珠海冠宇发布关于核心技术人员调整的公告,其中显示新增认定赵伟先生、钟季先生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原核心技术人员邹啸天先生因个人原因离职,公司不再认定其为核心技术人员。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团队共有研发人员363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7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100.84亿人民币增至约103.05亿人民币。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小鹏、广汽、小米、比亚迪、奇瑞、上汽、长安、特斯拉、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等在内的形成一波车企跨界潮。市场方面,摩根士丹利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高盛预测,在这场争夺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赛中,凭借电动汽车电池与人形机器人电池
作者:梁毅韦韬殷广达黄德权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引用:梁毅,韦韬,殷广达,等.亲锂Ag-3D-Cu电极的设计及电化学性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15-524.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58本文亮点:通过在泡沫铜表面化学镀银的方式制备具有亲锂性的Ag-3D-Cu集流体。(1)银粒
3月29日,中国航空学会飞行汽车分会2025年年会暨飞行汽车标准研讨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举办。会上发布行业白皮书,并进行飞行汽车团体标准体系研讨,北京亦庄将为飞行汽车的发展提供肥沃土壤,打造“低空制造示范区”。研讨会现场。以会引智主题演讲+白皮书发布+标准研讨飞行汽车作为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孚能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针对飞行汽车定点项目,公司提供的高压动力电池采用了固态电池解决方案,是飞行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可为飞行汽车提供充足、可持续的动力来源。客户充分分析了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研发、生产组织能力等诸方综合因素,决定选择公司作为其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