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10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2022〕209号)等有关精神,结合吉林省实际,省能源局组织编制了《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内容概述
《规划》的编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创新机制推动新型储能发展,有力赋能具有吉林特色的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规划》共4章18节,第1章阐述了发展基础,分析了2024-2030年时期面临形势,总结了存在的问题;第2章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提出了“抓特色、上规模、强政策、拓市场、保安全”的总体思路、“一城、三区、四基地”发展格局、以“四极”为重点的发展模式;第3章制定了七个方面主要任务,包括电源侧储能融合发展、电网侧储能合理布局、用户侧储能灵活应用、新型储能科技创新、完善储能机制、规范储能管理体系、储能产研协同推进专项行动等;第4章从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任务实施、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监督评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发展目标
《规划》以统筹发展、规划引领、特色驱动、示范先行、市场引导、有序发展、立足安全、规范管理为基本原则,统筹制定全省2024年-2030年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到2027年,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取得新突破,新型储能规模不低于100万千瓦。大力推进大规模集中式储能建设,探索新型储能多元化应用,推动储能技术创新,积极建设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基地。商业模式更加完善,体制机制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成效明显,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到2030年,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新型储能规模不低于300万千瓦。“一城、三区、四基地”发展格局全面建成,与抽水蓄能协同发展。高寒特色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果,新型储能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产业区域集聚格局基本形成。拓展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品类,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助力吉林省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三、重点任务
《规划》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提出7项重点任务,分别为“开展电源侧储能融合发展专项行动”、“开展电网侧储能合理布局专项行动”、“开展用户侧储能灵活应用专项行动”、“开展新型储能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开展完善储能机制专项行动”、“开展规范储能管理体系专项行动”和“开展储能产研协同推进专项行动”,多维度推动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为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提供能源支撑。
按照“抓特色、上规模、强政策、拓市场、保安全”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一城、三区、四基地”发展格局,以“四极”发展模式重点推进。“抓特色”即针对吉林高寒地区、高比例新能源特点,走符合省情独具特色的新型储能发展之路;“上规模”即围绕新能源基地外送和就地消纳需求,科学合理确定新型储能发展需求,走强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之路;“强政策”即构建牢固稳定、适当超前的顶层设计,制定可落地、能实施的产业政策,走稳新型储能高效管理之路;“拓市场”即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能量和辅助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储能的多重价值,走宽新型储能市场化拓展之路;“保安全”即加强新型储能全过程安全管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走实新型储能安全保障之路。“一城”即长春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城市;“三区”即西部促进新能源消纳型储能重点区、中部电力保障型储能先行区、东部电网支撑型储能试点区;“四基地”即高寒地区新型储能实证基地、超高比例新能源外送储能支撑基地、离网型风储氢一体化示范基地、新型储能调频应用创新基地。“四极”模式即以“极大、极小、极长、极短”为重点推进吉林省新型储能建设。
四、特色亮点
规划以技术适应性破题高寒高新能源渗透率挑战,以地域差异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以政策与产学研联动激发产业活力,以市场与管理机制结合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形成“技术-场景-创新-机制”四位一体的发展路径,为全国高寒地区新型储能提供“吉林经验”。
(一)积极探索具有地域特点的储能技术,推动储能的广泛探索与深度应用。吉林省地处高寒地区,紧密结合地域气候特点,《规划》明确提出针对低温环境开展储能技术的创新示范,探索适合本地的储能技术路线。推进高寒地区新型储能实证基地建设,为新型储能技术在高寒地区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结合氢能产业政策,开展离网型风储氢一体化创新,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资源,拓展新型储能的应用场景,为解决区域新能源消纳问题提供了思路和解决方案。
(二)全面构建差异化的储能科学布局,提升储能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效率。紧密结合吉林省东中西“三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吉林省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能源需求和发展基础,《规划》提出实现区域间的协同互补。长春作为省会城市,具备探索多种储能应用场景潜力,重点建设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城市。西部地区风光资源丰富,重点布局促进新能源消纳型储能,以保障新能源的稳定外送与高效消纳;中部地区负荷集中,布局电力保障型储能,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东部地区电网较为薄弱,布局电网支撑型储能,提升电网的应急保障能力和末端供电保障能力。通过这种科学合理的布局,充分发挥新型储能在不同区域的功能和作用,推动全省新型储能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持续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共同致力于储能技术创新。《规划》依托省内高等院校,包括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开展新型储能关键技术研发,建立科研平台,并设立相关专业,为产业提供人才供给。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针对高寒地区特点,聚焦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和液流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推动储能材料、单元、模块、系统、安全等基础技术攻关,提升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促进储能技术成果转化及项目落地推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储能技术创新高地。
(四)大胆创新储能市场机制,为储能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规划》明确提出要拓展新型储能商业模式,鼓励通过“容量费用+电力现货+电力辅助服务收益”模式疏导新型储能成本,解决新型储能项目初期投资与运营成本难以有效分摊和疏导的问题。加快完善新型储能参与各类电力市场的准入条件、交易机制、技术标准和价格形成机制,改善独立储能的盈利水平,为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规划》提出要规范管理体系,实现规划与项目管理协同,充分衔接规划与年度项目管理,实现规划的动态优化,促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计划更具科学性和适应性。强化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新型储能全过程安全管控,从源头到运营全方位保障新型储能电站的安全运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新形势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量、价”全面推向市场。而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又为市场化交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为18.89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6%。其中,水电装机容量为4.36亿千瓦,
两个月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件”),引发了业界持续、热烈的讨论。理解政策意图、分析政策导向,对于凝聚共识、推动政策落地至关重要。近期,本刊编辑部就此向相关各界专业人士约稿、约访,并与国网能源研究院共同举办学术沙龙,努力为
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消纳后,收益变动、系统调节、规划利用率、入市细则、协同机制等问题,仍然需要认真思考解决。136号文件的发布,体现了新能源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成果,也对下一步推进和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持续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河南、陕西发布关于公示恢复交易资格售电公司的公告,涉及4家售电公司。河南:河南电力交易中心对正瑞供电有限公司等3家售电公司提交的恢复交易资格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核验,现将通过核验的售电公司有关信息予以再次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售电公司,恢复在河南电力交易市场
它像一位精通能源拼图的大师,把“碎片化”的风电、光伏、储能和可调节负荷巧妙组合,拼接成灵动的电力画卷;又像电力市场的“超级中介”,赋予城市充电桩、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等分散资源以商品属性,把可调节的错峰电力变成真金白银。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政策和市场
根据各种官方、非官方等机构的公开数据,整理2024年中国各类电源装机及发电量统计表如下,仅供参考。(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市场那些事儿”作者:郎木晨烟)电量单位为万亿千瓦时,装机单位为亿千瓦。1.水力发电中,抽水蓄能装机5869万千瓦,较去年同期的5064万千瓦,增长15.9%。2.截至2024年12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国网能源研究院同日发布《山东省分时电价政策创新与实践蓝皮书》。山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用电大省,电价市场化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深入分析山东分时电价政策近年来的创新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山东“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结合不同月份新能源发电特性,通过精细化划分用电时段、差异化设置电价水平,利用价格信号引导电力用户主动参与系统削峰填谷,为提升电力系统运行调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明确,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组织新型能源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申报,推动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网建设计划管理和专项检查。配合市级部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赣锋锂业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在谈到固态电池时,赣锋锂业表示,公司积极推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某国际头部车企签订联合开发协议,高比能锂负极电池开发及装车验证工作正在推进。就目前的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金属锂作为固态电
它像一位精通能源拼图的大师,把“碎片化”的风电、光伏、储能和可调节负荷巧妙组合,拼接成灵动的电力画卷;又像电力市场的“超级中介”,赋予城市充电桩、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等分散资源以商品属性,把可调节的错峰电力变成真金白银。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政策和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华中能源监管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华中区域“两个细则”部分条款修订意见的通知。修订内容包括:新型储能按照《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36547)、《参与辅助调频的电厂侧储能系统并网管理规范》(DL/T2313)要求,自第一台PCS并入电网时纳入。并网主体应严格
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电芯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宁德时代作为行业领军者,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上,其集成于新型储能系统“天恒”的587Ah大容量电芯一经展出,便备受瞩目。近日,宁德时代国内储能解决方案CTO林久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为北极星揭示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山东“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结合不同月份新能源发电特性,通过精细化划分用电时段、差异化设置电价水平,利用价格信号引导电力用户主动参与系统削峰填谷,为提升电力系统运行调
近日,南网产投集团下属南海电力设计院(以下简称“南海设计院”)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与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中标惠州惠阳50兆瓦/300兆瓦时独立储能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作为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电站,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广东省新型储能示范工程,预计2027年投入运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持续优化完善储能政策体系和商业模式,全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健全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持续优化完善储能政策体系和商业模式,全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健全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公示连续三年未交易售电公司情况、2025年第一批暂停交易资格售电公司名单。吉林电力交易中心梳理了首注地为吉林的售电公司参与市场交易的情况。截至2025年3月末,共有41家售电公司连续三年未进行实际交易,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已向地方主管部门备案,并启动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5年第五批电力市场注册售电公司相关信息。2025年4月,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相关规定,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受理吉林人众经贸有限公司1家售电公司注册申请。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对上述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申请材料进行完整性核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日,吉林省能源局下发了《关于转发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要求,科学动态调整余电上网比例。各类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电力市场,新建项目应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以提升电网承载力和调控能力。省能源局会同
2月份,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85.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1%。全省全口径发电量95.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3%。全省原油产量32.49万吨,同比下降9.88%;原油加工量74.00万吨,同比下降0.54%。天然气产量1.42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4%;天然气消费量3.4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7%;原煤产量50.52万吨,同比下降
3月2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主持召开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两会部署,按照省委要求,切实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吉林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增长极,采取超常规举措,创设突破性政策,研究解决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0日,吉林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示暂停交易资格售电公司情况的公告。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和《售电公司市场注册及运营服务规范指引》(京电交市〔2022〕25号)等文件要求,吉林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1日,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2025年第一批电力市场注销售电公司相关信息的公告。2025年3月,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相关规定,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1家售电公司自愿注销申请。现将企业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3月12日至2024年3月25
1月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94.4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0%。全省全口径发电量103.6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6%。全省原油产量36.68万吨,同比下降9.16%;原油加工量82.00万吨,同比增长1.72%。天然气产量1.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8%;天然气消费量4.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4%;原煤产量56.23万吨,同比下降2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等重点工程建设,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持续提速。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加快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做好电力外送及电量消纳,服务新型储能并网,创新相关技术,服务区域绿色发展。2024年,吉林省间外送电量达214亿千瓦时,风电、光伏发电量突破378亿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