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持有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共10家,其中危险废物收集企业9家,医疗废物经营单位1家,核准年总收集处置能力68290吨。三、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一)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

危险废物处置业务收入、 环境综合处理业务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长期扎根于我国环境能源领域,主营业务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业危废处置、医疗废物处置、厨余垃圾处置、渗滤液处理、生态填埋、海上环卫、 垃圾压缩中转等,形成了以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收入、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持续优化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推进国家区域性特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省生态环境厅)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监管,不断提升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水平。

放眼整个危废行业,业绩下滑等已成为危险废物处置企共同面对的问题,更折射出整个行业的困境。...截至2023年末,全国集中处置能力约2.1亿吨/年,较2022年末增长0.3亿吨/年,超我国危险废物处置量1倍。

执行机构等大气污染治理工业烟尘/粉尘/废气回收与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除尘、脱硫脱硝、烟气净化和通风、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超低排放技术、除臭技术、机动车尾气净化固废处理及资源综合利用垃圾处理与回收、固废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处置与利用

全省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实际处置量约占处置能力的43%,其中:焚烧类约52%,填埋类约47%,水泥窑协同处置类约43%,物化类约12%。...公告显示,总体上看,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远超产生量,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总体生产经营负荷不高,部分利用处置设施存在长期闲置的情况。

各有关单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随着国内固危废行业立法与监管进一步趋严,危险废物处置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但工业废盐及高盐废水的大量产生及其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一直是国内的难题。
为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生态环境部提出,到2030年,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不具备集中收集处置条件的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可配套自建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鼓励采用移动式处理处置设施或设备,为偏远地区提供医疗废物就地处置服务。
分类施策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着力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优化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布局,8个市州及格尔木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全面投入运行,县级以上医疗废物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和偏远地区医废的有效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