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此后两年里,持续的市场供大于求以及核心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下滑,磷酸铁锂这一重要分支也因为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陷了价格战的漩涡。
但在锂市场供需关系尚未出现明确的结构性反转、锂价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它们显然需要“开源”,即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向自身和市场展示新的增长潜力和想象空间。布局高附加值的固态电池材料正是这一战略意图的体现。
随着碳酸锂价格反弹预期增强及材料加工费修复逻辑显现,2025年初价格已开始回升,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磷酸铁锂材料价格有望重返4万元/吨以上,回归合理价值区间。
当前锂价下跌,赣锋锂业作为电芯企业,目前公司的战略关键点在几个低成本矿的生产,包括公司蒙金项目、mariana锂盐湖项目、goulamina锂辉石项目等。
聚焦锂产品业务,可以看到,在锂价经历大幅下跌,全行业普遍亏损的2024年,盐湖股份的锂产品毛利率依然能够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两者优势叠加,即便2024年碳酸锂价格一度下探至8万元/吨以下,盐湖股份仍逆势实现了毛利率高达50.68%。至此,盐湖股份的“抗周期”秘密已经揭开:除了成本优势还是成本优势。
前几年借“锂价疯涨”之东风,曾有一波发展高潮,后随锂价暴跌,又进入缓慢发展的通道。当前纳离子电池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纳离子电池的技术成熟度不如磷酸铁锂电池,在充电速度、能量
碳酸锂价格从2023年的40万元/吨暴跌至2025年初的7.55万元/吨,带动电芯直接材料成本下降45%。这一背景下,1c电芯的bom成本从0.35元/wh压缩至0.22元/wh。
同时,碳酸锂价格急速下行,进一步推动动力电池价格接近历史最低水平。电芯报价跌至历史冰点,多数电池厂直言“减产、没订单是常态”。
据测算,其0.398元/wh的报价中,电芯成本占比约65%,若按当前碳酸锂价格(10万元/吨)计算,电芯成本已逼近0.26元/wh,接近材料成本极限。
同时,钴酸锂价格也有20%左右的涨幅。相关分析指出,钴价对最终下游产品售价的影响相对有限,大约在2%左右。但对于材料企业而言,钴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却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