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心阅读
随着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比例越来越高、负荷中心电网峰谷差逐渐加大,需求侧资源尤其是灵活需求侧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为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平衡、促进新能源消纳提供强大助力。
“‘十四五’将是我国需求侧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的首个五年。”国家电投中电国际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冬容日前在煤电系列沙龙“开发需求侧资源促进电力低碳转型”的议题中表示。他认为,综合考虑供给侧、电力系统建设等因素,需求侧资源开发利用的各方面条件正处于最佳时期。
电力实时平衡的特性,决定了需求侧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与会专家表示,随着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比例越来越高、负荷中心电网峰谷差逐渐加大,需求侧资源尤其是灵活需求侧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为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平衡、促进新能源消纳提供强大助力。
从“响应”转向“资源”
“过去谈到需求侧,指的就是用户的用能,包括电力消费等,而现在叫做‘需求侧资源’,已将分布式供能等纳入其中。近年来,由于新能源大量接入,需求侧资源中又增加了对灵活性的需求。”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董军介绍。
董军认为,从“需求侧响应”到“需求侧灵活性资源”,需求侧的概念在内涵、外延上都有了较大变化。“2017年六部委发布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把需求侧管理的内涵从单纯的能效、负荷管理,扩展至储能、电能替代等关键技术的发展,并明确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手段。”
“而在外延上,电力用户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被动变成了主动。不仅如此,除用户自身外,售电公司等新的主体也会代理用户,帮助他们参与需求侧响应。”董军介绍,“此外,随着新的服务模式和新业态出现,‘需求侧管理’逐渐变成‘需求侧服务’,需求侧资源的作用也逐渐由单纯的节能、消峰填谷扩展到帮助电力系统平衡、消纳可再生能源,能源品类也由单一的电力拓展至其他能源形式。”
从管理到服务,从行政指令到市场资源,需求侧资源经历的转变与电力系统的转型密切相关。
王冬容指出,我国的电力系统,正在从大机组、超高压、互联大电网这种第二代电网,向数字化、智能化、双向互动的第三代电网转型。“新型电网系统需要能够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具备比较强大的抗风险和自愈合能力、能够适应新型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实际上就需要需求侧资源的深度开发。电网转型、需求侧资源开发两者将形成良好的双向正反馈作用。”
“新基建”催生新机遇
有专家指出,无论从规划制定还是实际落地,需求侧资源从前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为何到了“十四五”其开发就变得如此关键?
董军认为,“新基建”催生的一系列新业态,将对需求侧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促进作用,为其发展创造机遇。“其中有一些业态,例如充电设施,本身就是需求侧资源的一部分,还有一些智能用电等,会对需求侧资源开发起到重要推动。”
“多年来,业内一直呼吁给需求侧资源和供应侧资源同等甚至优先待遇。”王冬容强调,需求侧资源开发与供给侧资源之间相辅相成,存在统筹优化。一方面,可以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改善煤电运行环境,有益于供给侧运行优化;另一方面,储能、分布式能源等需求侧资源本身的发展空间也由此拓展,投资收益得到优化。
王冬容指出,近年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红色省份从23个降到3个,绿色省份从2个升到23个。“现在有观点认为,要对煤电重新‘开闸’,实际上这还是传统的想从供给侧角度解决未来电力需求增长的问题。‘十三五’前四年,煤炭消费增长水平得到显著控制,有必要保持这种良好态势,充分挖掘需求侧资源。比如通过发展虚拟电厂,来满足大部分电力负荷的增量,以此替代单一的煤电调控手段。”
江苏模式值得推广
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需求侧资源开发同样面临多方面的障碍。
“近年来国家出台诸多的相关政策,电力市场化改革也进行了很多尝试,许多文件都提出需求侧资源、储能服务商等要参与电力市场,但目前真正参与其中的还比较少。”董军直言,“除了市场机制外,配套技术的落地也需要大量投入。目前需求侧资源主要靠配电网发挥作用,而过去很多年我国在输电网的投入上大于配电网,而且配电网技术也存在现实挑战。”
王冬容认为,目前电力市场建设尚未取得很大突破,而实际上,需求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一定要以市场的建立和到位为前提。“需求侧资源可以分为市场型和激励型(邀约型)两种,而后者不需要建立市场机制,直接由政府或调度机构发出邀约就能实施,实际上也是目前我国落实比较好的一种形式。”
王冬容介绍,江苏从2015年开始实施激励型的需求响应,并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将售电公司培育为需求侧资源聚合公司。截至2019年,江苏需求侧资源的调动规模已经达到400多万千瓦,计划在今年达到500万千瓦。“这一规模约占江苏电网负荷总量的3%—5%之间, 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资源调用形式,所需激励资金大概在3000万—5000万。如果要在供给侧进行投资建设起到相同的削峰效果,费用大概将是其7-10倍。所以,江苏模式值得大力复制推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鲁发改运行〔2025〕279号),其中提到,给予符合条件的试验示范项目政策支持。对符合《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目建设成效评价细则》相关要求,且定期检验合格,能够按规定参与需求侧响应的试验
浙江电网具有高外电依赖、高新能源渗透、高峰谷差压力“三高”特征,与此同时,煤电占比下降,新能源随机性加剧,极端气候下频率、电压稳定性承压。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需求侧资源已具备发挥更大价值的技术条件。虚拟电厂通过聚合空调、储能、充电桩等分散资源,可形成百万千瓦级可调能力,其“灵活聚
虚拟电厂近年来已成为能源转型的焦点,各类主体围绕顶层设计、市场模式、应用落地方面加快探索。政策方面,国家层面近一年来出台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市场、配电网发展、新型主体发展等相关政策中均有条款提及虚拟电厂,涵盖其发展方向、功能作用、参与市场方式等多个方面;山西、宁夏、上海、广东等
近年来,我国风光新能源高速增长,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压力不断加大,虚拟电厂作为聚合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调节和市场交易,促进供需协同的新型经营主体,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安徽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2024年以来,安徽省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安全保障取得新成效,绿色转型取得新进步,改革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8日,浙江省江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江山市2024-2025年度电力移峰填谷、需求响应等需求侧管理补贴实施办法》的通知,包括空调负荷柔性调控补贴、工业企业计划性移峰填谷补贴、电力需求响应补贴、用户侧储能、V2G车网互动激励补贴等。上述四项补贴总额上限为50万元,其中
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VPP)是将分布式发电机组、可控负荷和分布式储能设施有机结合,通过配套的调控技术、通信技术实现对各类分布式能源进行整合调控的载体,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来源:能源新媒文/李忆作者供职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金璐作者供职于中国华电集团
3月3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典型案例(2025年)及第七批参考产品(技术)申报工作的通知。本次申报重点方向包括电力可调节负荷资源开发及应用、需求响应、电能替代、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协同、能源数字化管理、用能智能化控制、电能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的通知。文件提出,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重点方向包括:电力市场和供电服务、电力需求侧管理等。电力市场和供电服务:A501电力市场准入技术要求(包括新型储能、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新型主体参与
3月6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探索发展“绿电直供”模式,强化园区与周边光伏、风电、水电等电力资源匹配对接,创新实施“隔墙售电”政策,提高园区可再生能源直供和消费比例。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推进园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6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和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其中提到,加快布局发展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锂电池、钒液流电池、氢能、飞轮等先进储能技术。大力发展绿色智能微电网,建立“源网荷储充放”能源供应系统,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确保园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为指导经营主体顺利开展市场注册,根据《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国能发监管规〔2024〕76号)、《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等相关文件要求,4月16日,江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发电企业注册指引。详情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为指导经营主体顺利开展市场注册,根据《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国能发监管规〔2024〕76号)、《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等相关文件要求,4月16日,江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售电公司注册指引。详情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甘肃电力市场2025年3月售电公司注册情况,2025年3月,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受理生效市场注册售电公司2家,受理生效业务范围变更售电公司2家,受理生效市场注销售电公司1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首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第八十五批售电公司信息的通知。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文件要求,首都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异地推送注册的中核汇能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共计1家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首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河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河北南网经营主体注销名单,截至2025年2月28日,182家售电公司、20家电力用户市场注销,详情如下:[$NewPage$]
4月7日,南京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市虚拟电厂能力建设的通知》。通知旨在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与可靠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通知要求,南京市依托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统筹全市虚拟电厂资源接入、调度与管理,并建设统一管理平台,推动源、荷、储可调节资源聚合与现货市场、辅助服务、需
备受期待的国家级虚拟电厂专项政策终于落地!4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虚拟电厂专项政策,这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虚拟电厂发展正式进入规范化、规模化新阶段。我们将从专业视角
4月14日,武汉市新增1家企业签订武汉市虚拟电厂精准响应意向协议,累计共签约8家企业,包括华润、华能、中广核、特来电、蔚来等知名企业,最大可提供67.2万千瓦的负荷调节能力。此前,为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新政策,提前备战2025年武汉市“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最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2025年3月2日,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召开干部大会。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集团党委对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王冬容同志任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曹玉龙同志任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黄华同志任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
2025年3月2日,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召开干部大会。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集团党委对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王冬容同志任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曹玉龙同志任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黄华同志任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
11月20日,中国电力向华润环保转让新源劲吾股权签约仪式在北京通州举行。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华润环保党委书记、总经理陈运龙,中国电力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贺徙出席并见证签约,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副书记、主任林正航等出席签约仪式,华润环保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田泽民,中国电力副
4月21日,中国电力在深圳市与深圳市龙岗区政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与深圳市龙岗区产业投资服务集团(以下简称“龙岗区产服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国家电投新能源总工程师,中国电力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贺徙,深圳市龙岗区委书记张礼卫,龙岗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策飞共同见证此次签约。中国电力党委
2月6日,国家电投新能源总工程师、中国电力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贺徙在中国电力本部会见东方雨虹、高能环境董事长李卫国一行,并共同见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电力党委副书记、总裁高平,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工会主席傅劲松,党委委员、副总裁寿如锋,党委委员、副总裁赵永刚,东方雨虹副总裁张洪涛
有业内专家表示,在电力需求稳步增长的同时,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占比逐渐提升,电力供需呈现出更复杂的特点。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电力供应安全和有序碳减排之间如何协同发展,需要全行业系统性思维考量与探索。记者近日参加的多个电力会议均传递出“2023年我国电力供需形势紧平衡”“南方区
有业内专家表示,在电力需求稳步增长的同时,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占比逐渐提升,电力供需呈现出更复杂的特点。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电力供应安全和有序碳减排之间如何协同发展,需要全行业系统性思维考量与探索。记者近日参加的多个电力会议均传递出“2023年我国电力供需形势紧平衡”“南方区
3月15日,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与国家电投新能源总工程师,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力”)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贺徙在京举行交流座谈,就新能源规划发展、综合能源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沟通,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贺徙对武钢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
电力工业全力保障用电需求,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发电中心时代”电能是使用最方便、最广泛的二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都可以转化为电能。电能的利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电能的便捷利用激发出人们对电能的强烈依赖和刚性需求。(来源:微信公众号“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进入新世纪以来,电力行业的政企关系和央地关系经历了从政企合一、纵向一体,到集资办电、发电放开,到政企分开、厂网分家、引入行政许可,再到“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推进增量配电、探索特许经营等多轮调整。但到目前,电力行业还是以中央政府和中央企业“一杆子插到底”的“一体化垄断”模式为主,与终端用户和地方政府紧密结合的供电环节,还很难融入地方,很难与供热、供水、供气等其他能源公用事业协同整合,未能真正构建出综合能源体系,无论是多规合一还是多能互补,都往往止步于此。
电力市场建立之初,传统电源是占绝对优势的,因此市场规则设计也是之于传统电源的。高比例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电网并参与电力市场以后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