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1年7月,全球首个海上油气平台绿氢项目PosHYdon获得荷兰政府360万欧元资助,并正式启动。该项目位于距荷兰海岸13公里的北海海域,由欧洲独立油气生产商海王星能源公司(Neptune Energy)主导。PosHYdon项目旨在验证海上风电、海上油气平台以及氢能制取运输体系的整合,以及海上环境对制氢设备的影响研究,最终为海上大规模低成本绿氢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来源:微信公众号“氢能促进会”)
1PosHYdon项目概况
PosHYdon是海王星能源公司于2019年发起的海上绿氢试点项目。根据项目设计,海上风电场为Q13a-A油气平台的海水淡化/脱盐设备以及电解水设备供电。电解水设备制造的氢气(NEL提供1.25MW电解水设备,每日产氢量约400公斤)与天然气混合后通过现有的天然气管道输送至陆地设施,氧气则直接排放入大气。项目预计2~3年内投产。
PosHYdon项目是全球首个海上制氢项目,其目标不仅是积累在海上环境制氢的经验,还将成为创新电力转气(P2G)和集成技术的测试中心。除了获得海上制氢安装和运行经验,项目还将测试油气分离及处理,多相流管道混合氢气等技术。
该项目总投资约1000万欧元,其中荷兰企业局(RVO)通过荷兰示范能源和气候创新计划(DEI+)授予360万欧元的资助,其余的预算由财团合作伙伴提供,包括Nel Hydrogen、InVesta、Hatenboer、IV-Offshore & Energy、Emerson Automation Solutions、Nexstep、TNO、Neptune、Gasunie、Noordgastransport、NOGAT、DEME Offshore、Taqa和Eneco。
2前瞻性项目将为海上制氢
低成本之路提供经验
重新利用现有管道基础设施降低成本。北海地区正在面临能源转型变局,油气产量逐年下降的同时,大型海上风电场建设逐渐加速。根据目前北海油气减产速度,未来十年北海地区将有一半的油气设施资产面临报废和退役。因此PosHYdon项目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就是验证双赢组合的可行性:重复利用北海油气平台及管道基础设施,并实现低成本氢气输送至岸上应用终端。目前根据管道设施供应商索拉透平(Solar Turbine)的评估,现有设施能够实现10%的掺氢输送。由于绿氢可以直接输送至工厂用于加氢、脱硫和氨生产环节中,因此将有效帮助欧洲陆上大型工业部门脱碳。根据海王星公司的项目成本估算,项目初期约140~260万欧元用于预研究(包括法律、安全、许可、运营、人力等),175~325万欧元用于Q13a-A平台改造;另外PEM电解水设备和海水脱盐系统的费用月200~250万欧元,电力供应及输送设备成本约50~100万欧元。
借助现有电气化平台和附近海上风电供电。PosHYdon选定Q13a-A海上平台进行项目实施,主要原因是该平台是荷兰北海首个完全电气化的海上油气平台。平台上的能源全部来自海缆供电。目前项目并未明确绿氢制取过程中的电力是来自附近哪座海上风电场。位于该平台最近的海上风电场是离岸距离24公里的Eneco luchterduinen(2015年投产,装机容量129MW)。该海域附近还规划有1.5GW的Hollandse Kust Zuid海上风电场,HKZ项目预计2023年投产,届时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没有得到政府补贴支持的完全商业化海上风电场项目。
海上风电制氢使远海风电场开发成为可能。绿氢系统增加了整个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对于海上风电场来说,海上制氢模型将不再需要建设很长的电力电缆设备和升压站,也不受制于上网电价和陆地电网的消纳情况。
全球海上风电正在向深远海发展,这为电力输送至陆上带来了挑战:通过特高压交流输电(HVAC)在离岸100公里以上时由于能量损失较高而不具备经济性;改用特高压直流输电(HVDC)可以减少电力损失,但会进一步增加海上电力输送的成本。而利用海上风电直接将电力转化成绿氢,再利用现有海上油气基础设施进行运输,这一方案将有效降低海上风电项目的成本。海上风电制氢还有效解决了风电的波动性问题。
3全球距实现绿氢装机目标 仍有差距
加速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主要碳排放领域的电能替代是推动能源消费领域碳减排的根本举措。其中,绿氢是连接可再生能源发电与部分难以电气化用能领域的关键零碳纽带。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估算,实现2050年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2050年绿氢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达到7%以上,将需要至少500GW的电解水制氢设备装机,而目前全球装机量仅为0.3吉瓦。
欧盟为实现2030年减排55%,提出了一揽子减排方案“Fit for 55”,其中除了明确到2030年工业部门的氢能应用中绿氢占比超过50%,还对航运用燃料电池和加氢站建设提出了更加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而要实现这些氢能战略目标,到2024年欧盟将至少安装6GW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电解设备,绿氢产量达到100万吨/年;2025-2030年,氢能将成为欧盟综合能源系统的固定组成部分,欧盟需至少安装40GW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电解设备,绿氢产量达到1000万吨/年。
4缺乏基础设施是绿氢发展
面临的最大阻碍之一
根据DNV针对能源领域机构调研,接近1/3未参与氢能业务的机构表示,缺乏氢能基础设施和相关领域技术专家是其不愿进入氢能产业的首要原因;而已经进入氢能的企业则认为缺乏氢能基础设施投资是与绿氢/蓝氢制取成本高、缺乏必要的政策框架支持并列重要的风险因素。可见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制约氢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时相较电源投资、电解水和加氢站设施,氢气管网的建设投资占比较小。高盛根据欧盟2050年500GW电解水设备装机的规模估算,氢能上下游产业链将需要2.2万亿欧元的投资。由于1GW电解水设备约需要配置2GW装机容量的可再生电源,这意味着配套的电源增量投资将达到总投资的65%左右(1.4万亿欧元)。另外电解槽系统和氢燃料发电厂建设/现有天然气电站改造投资分别约占比15%。通过升级改造利用现有天然气运输/存储基础设施完成氢能储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占比仅为5%,约1000亿欧元。
从成本上估算改造天然气管道建设输氢管道所需的成本仅为新建天然气管道所需建设成本的10%~40%;而新建输氢管网的建设成本是新建天然气管网的1.1~1.5倍。技术上讲,借助现有设备掺氢比例可达到8%~10%,目前多家机构和企业正在论证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的比例达到20%以上的可行性及改造方案。
综上所述,氢能产业基础设施方面的研究和投资在吸引企业进入和降低投资风险方面都拥有超高的“性价比”。改造即将退役的油气基础设施,整合海上综合能源平台,在储运等方面实现降本,也是降低氢能系统总体成本值得研究的方向。荷兰PostHYdon海上风电制氢项目启动也将为全球海上风电制氢低成本带来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跟踪和学习。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东北首个氢能产业园区——大连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正式开园并投产。开园当日,大检集团氢能检测中心二期等8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绿氢示范应用、氢能装备研发制造、检验检测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氢能产业延链、固链、强链发展,将有力带动大连氢能产业向“新”发力、逐“质”而行。在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船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旗下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电解槽助力纳米比亚HyIronOshivela工厂产出非洲南部首批绿氢。中船派瑞氢能公司作为中国电解槽行业领军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高效水电解制氢技术,助力纳米比亚打造绿色工业新标杆。此次生产使用中船派瑞氢能公司提
3月31日上午,山东省济宁市与青岛市的重要代表分别访问了上海电气集团,旨在加强与该集团在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探索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济宁市场张海波表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传统新兴未来产业齐头并进。上海电气作为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
3月27日上午,新疆氢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氢基能源),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船派瑞),双方就沙湾市年产10万吨绿氢制60万吨绿氨生产线项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签订合作协议。项目位于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新能源配套4.5GW绿电,聚焦绿氢绿氨全产业链,打造全球零碳技术标杆,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8日,国发绿能(乌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30万吨/年氢制绿色甲醇产业化示范项目EPC工程总承包邀请招标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规模为建设2.47万吨绿氢/年、30万吨绿色甲醇/年生产线及配套附属设施。国发绿能(乌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发城投(陕西)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全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人民政府与中科新能源投资(广东)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共同推动沙湾市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据了解,中科新能源投资(广东)有限公司计划实施的全离网制氢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43.1亿元左右。建成后,年产氢10万吨左右,甲醇50万吨左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9日,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开新能”)发布关于设立全资子公司金开新疆煤制气有限公司并取得营业执照的公告,公告显示,金开新能出资20亿元人民币,100%持股。金开新能称本次设立全资子公司是公司践行“绿电+”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基于公司在新能源产业链终端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甘肃庆阳西峰工业园区内,伴随着隆隆机声,龙源(环县)新能源有限公司西峰分公司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绿色燃料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正式开工。作为甘肃省“十四五”绿色能源转型的重点工程,该项目的建设,标志着西北地区在生物质能与绿氢协同利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湖北黄石市拟在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内率先投放3000辆氢能共享单车,其单车上的氢能电池可实现续航几十公里。目前,黄石已在湖北省率先出台未来产业方案,布局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氢能产业等10条新赛道。位于大冶的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是目前湖北省唯一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31日,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公布水面光伏及绿电制绿氢箱式变电站项目的中标结果。中标单位为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6.333万元,评标价格94.1万元。该项目3月9日发起招标,招标范围水面光伏及绿电制绿氢箱式变电站,2套规格为3150kVA6.3/0.8kVSF612回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8日,由福建能源石化集团主办的福建省绿氢中试基地项目动工仪式暨氢能产业链座谈会,在漳州市古雷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该项目的动工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将加快推进福建省氢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科技成果转化,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东北首个氢能产业园区——大连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正式开园并投产。开园当日,大检集团氢能检测中心二期等8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绿氢示范应用、氢能装备研发制造、检验检测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氢能产业延链、固链、强链发展,将有力带动大连氢能产业向“新”发力、逐“质”而行。在国
2025年一季度,又一批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这一季度获批、签约、开工、投产的氢能项目共计28个,其中获批和签约的氢能项目分别占据10个,迎来一批热潮。此外,这一季度项目涉及到中国能建、中广核等多家企业。详情如下:获批1月,中能建敖汉旗及元宝山区风光制氢氨一体化项目
3月26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正在北京举行,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国氢科技”)先进制氢BG区域市场总监张伟佳在博览会现场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随着政策支持持续加码、技术加速突破,氢能产业正从培育期向规模化发展新阶段迈进,预计“十五五”期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扎鲁特旗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任务指出,2025年做强现代工业经济,启动实施绿色铝基新材料、吉电股份的氢氨一体化以及36万吨绿色甲醇、晋储能投风光制氢一体化、华电国际50万吨氢氨融合甲醇等重点项目。打造现代能源产业,统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上,中车株洲所发布新一代4000标方碱性电解槽,以创新技术引领电解槽大标方时代。据中车株洲所技术人员介绍,新一代4000标方碱性电解槽是为适配大规模新能源制氢项目开发,额定产氢量可达4000Nm/h,额定电流密度≥6000A/m,直流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船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旗下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电解槽助力纳米比亚HyIronOshivela工厂产出非洲南部首批绿氢。中船派瑞氢能公司作为中国电解槽行业领军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高效水电解制氢技术,助力纳米比亚打造绿色工业新标杆。此次生产使用中船派瑞氢能公司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文件提出:本市科学布局和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基础设施,拓展氢能在发电、供热、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燃气、热力、氢,符合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秦创原制氢催化剂项目投产,同日,秦创原氢能产业创新聚集区重点产品发布。据悉,本次发布的五大绿色催化产品涵盖氢能、化工及环保领域,通过材料创新、工艺优化与场景适配,系统性推动氢能产业链核心技术国产化进程。此外,瑞莱思通与上海豪卓催化剂技术有限公司、泾河产业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大会上,隆基氢能凭借其与兴国铸业合作的“30万立方米/天绿电电解制氢—氢气存储—450立方米高炉富氢冶炼”示范项目(下称“示范项目”),荣获“十四五能源创新案例——氢能创新应用实践”奖项。此次获奖不仅是对隆基氢能在技术创新上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山东烟台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公司与中集来福士集团共建的国内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工,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调试阶段,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助力推动我国海上氢能关键装备检测评价体系建设再加速,填补海上电-氢-化标准规范空白。项目以
3月31日,中金资本与辛集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河北省科技金融发展促进中心共同发起成立了中金(辛集市)氢能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中,中金资本作为管理人及普通合伙人,与辛集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河北省科技金融发展促进中心共同发起设立中金(辛集市)氢能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山东烟台建设完工,正式进入调试阶段,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据悉,该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是国内首个海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实证示范项目。该项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8日,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印发《烟台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0年)》,其中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高质量的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零部件及装备研制特色产业集聚区,建成氢能产业先进制造集聚高地、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氢能产业规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部位于荷兰的工程公司Iv-OffshoreEnergy推出了一款他们最新设计的海上制氢平台,该平台能够利用海上风电每年产出85000吨绿色氢气。根据Iv-OffshoreEnergy公司发布的信息,该平台的容量为500MW,生产能力为每小时10吨绿色氢气;平台在一天内生产的绿色氢气,可供30万辆氢燃料汽车行驶
日前,总部位于荷兰的工程公司Iv-OffshoreEnergy推出了一款他们最新设计的海上制氢平台,该平台能够利用海上风电每年产出85000吨绿色氢气。根据Iv-OffshoreEnergy公司发布的信息,该平台的容量为500MW,生产能力为每小时10吨绿色氢气;平台在一天内生产的绿色氢气,可为超过30万辆氢燃料汽车提供动力,
西班牙石油生产商Repsol旗下的Repsol技术实验室正参与西班牙北部坎塔布里亚(Cantabria)的一个利用浮式光伏生产绿色氢的开拓性项目。坎塔布里亚创新之海坎塔布里亚集群(SICC)正带领进行这个BahíaH2海上项目。预算为450万欧元的这个项目将于2023年12月完工,并将占据属于桑坦德港务局的一处水面。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海油海上制氢工艺技术研究中标结果公告发布,同济大学以126万元价格中标。此前,8月底,中海油发布海上制氢工艺技术研究招标公告,项目旨在研究设计和优化海上风电制氢的工艺流程,提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边界条件。该项目位于上海长宁区,主要进行:(1)海上电解水制氢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智慧能源工程。建设智能电厂,构建智能发电运行管理系统,推广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调度优化、波动平抑等技术。加快推进海上风电漂浮式风机基础平台建设、柔性直流集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海油海上制氢工艺技术研究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旨在研究设计和优化海上风电制氢的工艺流程,提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边界条件。根据招标公告显示,海上制氢工艺技术研究完工期为2020年9月-2021年6月,项目所在地为上海长宁区,项目旨在研究设计和优化海上风电制氢的工艺流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海油海上制氢工艺技术研究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旨在研究设计和优化海上风电制氢的工艺流程,提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边界条件。详情如下:海上制氢工艺技术研究招标公告项目名称:海上制氢工艺技术研究标段(包)编号:2020-FW-GK-YXSH-0665/01发标日期:2020年08月26日天津市
近日,ENGIE旗下的两家公司,TractebelEngineering和TractebelOverdick宣布,将在德国建设一座400MW的海上风电制氢站。这将是全球首个海上风电制氢站。(来源:微信公众号“能链”ID:energylink作者:jocelyn)海上风电制氢站可以使许多问题同时解决。可以在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增加能源系统中“绿色”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