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夯实化石能源兜底保障基础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记者 曲艺)
日前,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消息显示,2024年,能源保供稳价政策有效实施,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记者注意到,2024年化石能源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平稳增长,为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夯实了根基。
煤炭先进产能平稳有序释放
回顾2024年,煤炭领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能源供应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1月23日,在国家能源局召开的2025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说,“2024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新颁布的《能源法》精神,坚持强化煤炭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的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作用。在近年来煤炭供应保障平稳有序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从煤炭开发的源头上加强统筹谋划,更加强化在极端应急情形下做好政策兜底,持续完善制度设计、不断优化政策措施。”
这其中有打造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的信心——《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梳理分析近年来智能化发展成效和问题,强化统筹规划、科技创新、政策供给,指导各地科学确定建设目标,分类分级推动智能化建设,推进全系统智能化应用,提升常态化运行水平。
有促进煤炭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部署安排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洗选加工、煤制油气、煤电改造等重点任务,要求重点省区和中央企业建立推进机制、制定落实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分工。
也不乏煤炭管理的重大制度创新——《关于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对产能储备建设目标、管理机制、启用程序、支持政策等作出明确规定,推动煤炭企业在国际能源市场剧烈波动、恶劣天气多发、供需形势急剧变化等情形下“向上弹性生产”,快速释放储备产能,有效提升煤炭应急保障能力。
此外,2024年国家能源局修订发布《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将近年来煤炭管理有效经验做法上升到规章层面,进一步强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制度的约束性,提高煤炭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开发水平,持续提升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按照资源环境总量、发展规划等管理要求,明确矿区内煤矿应在规划确定的产能规模内组织建设生产,将生态环境影响控制在规划及规划环评确定的环境承载范围内。同时,针对已出台的产能储备制度,规定要求在矿区规划阶段对建设储备产能进行技术论证分析,并在矿区总体规划修编、局部调整等方面给予支持政策,双向发力提升煤炭供给体系质量和韧性,更好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
政策的引领为煤炭产量的增长奠定了基础。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7.6亿吨,比上年增长1.3%。分省看,原煤产量排名前四的分别为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
记者查阅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获悉,2024年,在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方面,预计产煤12.9亿吨,完成保供任务8.3亿吨、占全国34.5%。
山西省统计局发布的消息显示,2024年山西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12.7亿吨,超全国四分之一。另据2025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山西7座建设煤矿进入联合试运转,10座煤矿完成竣工验收,5座生产煤矿完成产能核增;全省智能化煤矿达268座,位居全国前列,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陕西原煤产量78003.7万吨,同比增长2.0%,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的16.38%。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24年,新疆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原煤产量5.41亿吨、增长17.5%,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主要产煤省区首位,“疆煤外运”达到1.4亿吨。哈密400万吨/年煤制油、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分级利用项目启动建设。
另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有16家煤炭企业集团原煤产量超过5000万吨。前五名分别为国家能源集团(6.2亿吨)、晋能控股集团(4.02亿吨)、山东能源集团(2.77亿吨)、中国中煤集团(2.74亿吨)、陕煤集团(2.52亿吨)。
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1月16日举行的2025年工作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疆煤出区”月均达200万吨,历史性突破2400万吨;传统产业转型成效显著,4个亿吨级绿色生态智能矿区不断做强做优,省级以上绿色矿山占比72%,建成9个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
多方联动汇聚强大合力,簇拥着产量曲线的上扬。“2024年原煤产量创历史新高,煤炭先进产能平稳有序释放,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胡汉舟总结称。
油气资源接续能力持续增强
保障油气供应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副司长胡建武在上述发布会上称,2024年,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组织油气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的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油气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资源接续能力持续增强。
胡建武介绍,2024年以来,国家能源局聚焦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首先是打好顶层设计组合拳,制度标准体系持续完善。组织召开2024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及专题会议,狠抓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七年行动计划”,统筹推动各领域工作落实落地。编制发布《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发展报告(2024年)》,制定修订并发布各类油气行业标准264项,引领油气上游领域持续高质量发展。
其次是紧抓油气产能项目建设,重点领域不断突破。围绕年度油气勘探开发重点产能建设项目清单,与相关部委、主要油气企业、重点油气主产省(区、市)加强协同联动,高质量建成投产。聚焦“深地、深水、非常规、老油气田”四大领域,组织编制重点地区勘探开发实施方案,推动海洋油气、页岩油气加快发展。全年海洋油气总产量突破8500万吨油当量,再创历史新高。页岩油产量突破600万吨,同比增长30%以上。页岩气产量达250亿立方米以上,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再次是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促进低碳转型发展。持续强化科技攻关,“两宽一高”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与装备、“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分别荣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深地塔科1井成功钻达1万米。油田CCUS产业化体系不断完善,全年注入二氧化碳约300万吨、增产原油超60万吨。
第四是积极探索油气勘探开发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研究加快资源勘探和效益动用的制度措施,提升资源高效利用水平。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持续提升油气商品量和综合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据统计,2024年国内油气产量当量首次超过4亿吨,连续8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稳油增气”发展形势进一步巩固。其中,原油产量达2.13亿吨,接近历史峰值,比上年增长1.8%,连续3年稳产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246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2%,连续8年增产百亿立方米。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国海洋油气增储上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海洋原油产量累计增产量占全国增量的70%,为我国原油产量2亿吨持续稳产筑牢坚实基础。其中,渤海油田原油日产突破10万吨大关,创油田开发建设近60年来最高水平,连续4年位列国内各原油产区首位,累计生产原油超5.6亿吨。
谈及2024年我国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胡建武围绕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聚焦“深海深地”加强科技创新,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围绕重点增储领域,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引领海洋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在琼东南盆地探获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千亿立方米大气田——陵水36-1气田,在珠江口盆地发现我国南海北部储量最大碎屑岩油田——惠州19-6油田;强化风险勘探和甩开勘探,在渤海中生界火山岩、南海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等新领域获重大勘探突破。
狠抓新项目建产和老油田稳产,推动海洋油气产量快速增长。通过压茬推动新项目建设,全年海域新投产油气田20个;通过以稳油控水为核心,高效组织实施调整井,持续降低老油田自然递减率,确保渤海、南海东部老油田持续稳产。
聚焦创新引领,不断提升海洋油气工程装备研发能力。以打造海洋油气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目标,聚焦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推动海洋油气关键工程技术装备攻关取得新成效。自主研发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葵一号”同时投产,显著提升我国高端海洋装备水平。
海上争油夺气,陆地也不遑多让。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鄂尔多斯盆地强化非常规勘探,助力全国最大油气基地建设”榜上有名。
鄂尔多斯盆地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在非常规油气领域加强探索,不断扩大煤岩气勘探成果,持续提升页岩油建产规模,多措并举推动老油气田稳产,不断巩固全国最大油气生产基地建设。勘探方面,长庆等油田创新煤岩气成藏地质理论,钻遇优质含气煤岩,新增探明煤岩气地质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苏里格致密气、伊陕斜坡东部奥陶系落实多个天然气规模增储区。2024年,鄂尔多斯盆地油气产量当量约9750万吨,持续保持全国最大油气产区地位。其中,原油产量超3800万吨,姬塬、安塞等老区持续保持高效稳产,页岩油新区建产力度不断加大,庆城页岩油整装大油田建成300万吨/年生产能力。盆地天然气产量超720亿立方米,苏里格大气田保持300亿立方米高产稳产,大吉气田成为我国首个百万吨油气当量煤岩气田。
2024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还包括:新疆地区新领域勘探获重大突破,油气产量当量达6600万吨;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亮点纷呈,天然气产量突破700亿立方米;油气上游数智化跨代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延长石油践行“稳油增气”发展战略,产量当量突破2000万吨等。
系统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展望新的一年,煤炭高质量发展路在何方?记者注意到,2024年9月19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组织召开的煤矿智能化建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推进会已释放出鲜明信号。
会议指出,煤炭作为兜底保障能源,在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既承担着增强能源供应韧性和弹性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使命。煤炭行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战略定力,以更高的标准来增强煤炭供给能力,以更坚定的步伐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更有力的举措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以更强烈的战略思维谋划产业发展,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的煤炭高质量发展之路。
会议要求,各产煤省区、煤炭企业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全力抓好煤炭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压好舱”“兜好底”。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深入开展煤炭发展定位研究,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科学做好“十五五”煤炭规划研究编制工作;二是紧抓关键环节,以建设山西、蒙西、蒙东、陕北、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为重点,稳步有序推进产能建设,持续巩固煤炭供应保障基础;三是强化制度落实,加强煤炭产能“一本账”管理,持续推进矿区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和产能储备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煤炭行业管理水平;四是加大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推进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智能化建设,努力提升常态化运行实效;五是加快绿色转型,聚焦煤炭生产、加工、利用等关键环节,持续提升煤炭全生命周期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六是坚持多措并举,大力推进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安全综合效益。
在煤炭大省(区)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有相关部署。
2025年,山西将加大能源保供力度,新建130座智能化煤矿,确保全年煤炭产量达到13亿吨;新疆将积极推进准东国家级现代煤化工示范区、哈密国家级现代综合能源与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准东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和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等现代煤化工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国家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和煤制油气战略基地。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内蒙古现代煤化工已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要加速向世界级迈进。2025年,内蒙古现代煤化工要加快煤基新型合成材料、先进碳材料、可降解材料等高端化产品技术开发应用,推动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耦合发展,高水平建设鄂尔多斯国家现代煤化工示范区,加快推进国能煤制油、宝丰煤制烯烃、久泰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力争煤化工产业链产值稳定在千亿元以上。
在油气领域,1月以来,海、陆均有油气增储上产的捷报传来。
1月27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我国首个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累产突破100万吨。
2021年10月,中国石化宣布胜利济阳页岩油取得战略性突破,首批上报预测石油地质储量4.58亿吨,成为我国东部增储建产的现实接替新领域。2021年12月,胜利油田成功申报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近年来,胜利济阳页岩油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目前,胜利济阳页岩油估算资源量达105亿吨,2024年产油突破50万吨,提前一年实现示范区产量目标。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孙永壮认为,胜利济阳页岩油快速发展的背后,既有地质理论的创新突破,打破了页岩油勘探开发禁区,将原来90%的资源从不可动变为可动,又离不开钻井、压裂等工程技术的迭代进步,平均钻井周期从133天下降到32.8天,单井产能不断创新高。
2月7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位于我国渤海的亿吨级油田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顺利投产,标志着全球最大变质岩潜山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快储量向产量的转化速度,渤中26-6油田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一体化推进’的总体开发策略,分为一期、二期两个开发项目。目前投产的一期开发项目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1座中心处理平台和1座无人井口平台,计划投产开发井33口,预计高峰日产油气当量超3500立方米。”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渤中26-6油田总监刘景亮说。
胡建武介绍,2025年,国家能源局将持续抓好增加投资、加大工作量、促进重点项目、推动风险勘探、强化改革措施落地等重点工作,推动2025年全国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保持持续增产势头,坚决保障国家油气供给安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13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小幅下降。曹妃甸指数维持稳定。进口指数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下行。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13期处于收缩区间,分项指数中,库存和航运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供给、需求和
4月14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全面总结一季度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奋力推动实现“双过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出席会议,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出席会议并讲话,董事、党组副书记余波主持会议,
时间:2025年9月4-6日地址: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往届合作单位主办单位乌鲁木齐市化工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学学会指导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支持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新疆生产建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4月上旬与3月下旬相比,14种产品价格上涨,32种下降,4种持平。煤炭方面:无烟煤(洗中块)920.8元/吨,比上期下降0.5%;普通混煤(4500大卡)5
4月11日,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保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化龙,双方就深化相关领域业务合作进行交流。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倪嘉宇,保利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张浩,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陈关中参加会见。王树东对刘化龙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中国中煤历史
本周,贸易商出货意愿尚可,但基于成本支撑,报价保持坚挺;下游实际需求一般,刚需客户询货问价,且压价严重。(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孙婷婷)环渤海港口方面,稳中偏弱运行,市场参与者观望居多,上游报价暂稳;下游需求较差,压价采购,成交冷清。正值电厂机组检修期,需求有走弱预期;但本月
记者从美国白宫官网获悉,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4月9日签署《零基监管预算释放美国能源》行政令(ZERO-BASEDREGULATORYBUDGETINGTOUNLEASHAMERICANENERGY),要求特定能源监管机构对能源法规实施“日落条款”。依据行政令的具体要求,美国环境保护局(EPA)、能源部(DoE)、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强化电网可靠性与安全性》(以下简称“行政令”),试图以制度性变革应对美国电力系统深层次危机。然而,这份用于加固“电网安全防火墙”的政策文件,却暴露出了明显的“头痛医头”思维——为应对由数据中心扩张和制造业回流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其所采
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京召开2024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协会会长梁嘉琨,党委委员张宏出席会议。发布会由张宏主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负责同志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征求《贵州省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贵州省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完善我省能源领域固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电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记者从美国白宫官网获悉,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4月9日签署《零基监管预算释放美国能源》行政令(ZERO-BASEDREGULATORYBUDGETINGTOUNLEASHAMERICANENERGY),要求特定能源监管机构对能源法规实施“日落条款”。依据行政令的具体要求,美国环境保护局(EPA)、能源部(DoE)、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
印度奥里萨邦政府已在Dhenkanal地区为INOXSolar分配土地,用于建设年产能分别为4.8GW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制造工厂。该项目总投资预计约为400亿印度卢比(约合48.2亿美元),将为当地创造超过3,500个就业岗位,并助力印度实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装机达到500GW的国家目标。INOXSolar隶属于INOXGFL集团,该
加快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邓超2024年,四川省能源系统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全力以赴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全省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重大电网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迎峰度夏
4月9日,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指出,2025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夯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基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发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海得利兹与国际清洁能源企业AladdinCleanEnergy就海得利兹自主研发的小型甲醇重整制氢机MH-5双方正式签署采购协议,此次合作是海得利兹制氢产品首次出口海外。AladdinCleanEnergy是一家致力于化石能源优化及替代的国际清洁能源企业,本次合作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掺氢燃烧相关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指出,2025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夯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基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发展,加快
健全全过程管理推动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改能源〔2024〕1128号),制定了9
4月11日,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即彩云项目),募集资金总额达41.23亿元,系2021年以来A股发电设备行业规模最大的定向增发项目。本次定增是东方电气深化战略布局、强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募集资金将用于核心子企业股权收购、重点项目建设及流动资金补充,进一步夯实东
时间:2025年9月4-6日地址: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往届合作单位主办单位乌鲁木齐市化工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学学会指导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支持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新疆生产建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健全全过程管理推动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王龙李传健黄友朋姚钪李江南曹望璋(南方电网公司)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
国际能源署10日发布报告说,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这一用电激增的最主要动力。据这份名为《能源与人工智能》的报告介绍,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达到约945太瓦时,略高于当前日本的总用电量,占2030年全球总电力消耗的不到3%。报告认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中国化学十六化建承建的湖北省大冶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项目成功产出氢气,纯度高达99.99%。该项目作为湖北省唯一入选国家发改委“清洁低碳氢能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的项目,总投资34.37亿元,肩负着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使命,更是传统矿区向绿色产业转型的标
当前,位于广东梅州、肇庆、惠州、茂名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正加速推进,“进度条不断刷新,从今年起,4座抽水蓄能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推动广东年内成为全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份。电站建成后,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136.8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62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变速抽
近日,由中国电建设计承建的尼泊尔三金考拉水电站实现投产发电,该工程采用引水式开发,项目的投产运行将有效缓解当地电力供应矛盾,助力尼泊尔电力系统稳定和能源安全。三金考拉水电站工程位于尼泊尔巴格马蒂区西北部,由中国电建所属水电十一局EPC总承包建设,成都院设计。工程是径流式电站,总装机
近年来,我国风光新能源高速增长,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压力不断加大,虚拟电厂作为聚合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调节和市场交易,促进供需协同的新型经营主体,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